私募基金風險揭示了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2.8W

私募基金的特殊風險揭示內容

私募基金風險揭示了什麼

基金投資可能面臨下列各項風險,包括但不限於:

(一) 市場風險

金融市場價格受到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投資心理和交易制度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本基金財產收益水平變化,產生風險,主要包括:

1、政策風險

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風險。

2、經濟週期風險

隨經濟運行的週期性變化,證券市場的收益水平也呈週期性變化。本基金財產投資於債券與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水平也會隨之變化,從而產生風險。

3、利率風險

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利率直接影響着固定收益類品種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着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本基金財產投資於固定收益品種和股票,其收益水平會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

4、上市公司經營風險

上市公司的經營好壞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管理能力、財務狀況、市場前景、行業競爭、人員素質等,這些都會導致企業的盈利發生變化。如果本基金財產所投資的上市公司經營不善,其股票價格可能下跌,或者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使本基金財產投資收益下降。雖然本基金財產可以通過投資多樣化來分散這種非系統風險,但不能完全規避。

5、購買力風險

本基金財產的利潤將主要通過現金形式來分配,而現金可能因為通貨膨脹的影響而導致購買力下降,從而使本基金財產的實際收益下降。

6、再投資風險

再投資風險反映了利率下降對固定收益證券(包括存款)利息收入再投資收益的影響,這與利率上升所帶來的價格風險(即前面所提到的利率風險)互為消長。具體為當利率下降時,本基金財產從投資的固定收益證券所得的利息收入進行再投資時,將獲得比之前較少的收益率。

(二) 管理風險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金管理人可能限於知識、技術、經驗等因素而影響其對相關信息、經濟形勢和證券價格走勢的判斷,其精選出的投資品種的業績表現不一定持續優於其他投資品種。如果基金管理人對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判斷不準確、獲取的信息不全、投資操作出現失誤,都會影響委託財產的收益水平。

(三) 信用風險

本基金在交易過程可能發生交收違約,或者本基金所投資債券之發行人出現違約、拒絕支付到期本息,導致計劃財產損失。信用風險主要來自於交易對手、發行人和擔保人。在本基金財產投資運作中,如果管理人的信用研究水平不足,對信用產品或交易對手的信用水平判斷不準確,可能使本基金財產承受信用風險所帶來的損失。

(四) 流動性風險

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受到價格、投資羣體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狀況下,其流動性表現是不均衡的,具體表現為:在某些時期成交活躍,流動性非常好,而在另一些時期,則可能成交稀少,流動性差。在市場流動性出現問題時,本基金的操作有可能發生建倉成本增加或變現困難的情況。

(五) 融資融券風險

1、因管理人或基金自身變化原因導致損失的風險,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1)管理人在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期間,自身融資融券業務可能因監管原因而受到影響,比如證券公司融資或融券業務資格被暫停或取消、投資者賬户被暫停或取消融資或融券資格等。

(2)管理人信用資質狀況發生變化導致證券公司降低其授信額度,並由此導致管理人不能從事融資融券交易或該管理人適用的相關警戒線指標被證券公司單方面提高。

(3)因基金自身原因導致其資產被司法機關或其它有權機關採取財產保全或強制執行措施,或者出現終止、清算情況時,基金將面臨被證券公司提前了結融資融券交易的風險。

(4)因基金不能按照約定的期限清償債務,或上市證券價格波動導致日終清算後維持擔保比例低於警戒線,且不能按照約定的時間、數量追加擔保物時,將面臨擔保物被證券公司強制平倉的風險。

(5)因基金自身維持擔保比例變化而導致基金信用賬户交易受到限制。

(6)管理人誤將融資融券交易的委託類別當作普通委託交易類別進行委託申報。

2、政策風險

(1)因交易所、監管機關要求或證券公司自身管理需要發生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範圍調整、可充抵保證金證券範圍或折算率調整、標的證券暫停交易或終止上市、保證金比例調整、關注線或警戒線指標調整等情況,基金將可能面臨被證券公司限制交易或提前了結融資融券交易的風險。

(2)由於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變化,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修改等原因,可能會對參與融資融券業務的本基金造成經濟損失。

3、市場風險

在《融資融券合同》有效期內,如果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金融機構貸款基準利率調高,證券公司將相應調高融資利率或融券費率,基金將面臨融資融券成本增加的風險。

4、系統風險

由於INTERNET網絡、通訊線路及郵遞所造成的管理人無法收到有關通知,將會面臨擔保物被證券公司強制平倉的風險。

5、因證券公司淨資本變化等原因觸發交易監控指標,導致基金信用賬户交易受到限制的風險。

(六) 金融衍生品投資風險

1、本基金將投資於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商品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品。無論管理人是否出於投機目的對金融衍生品進行投資,由於金融衍生品的高槓杆性等特徵,對金融衍生品的投資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均具有較高的風險。

2、期貨交易所實行保證金制度、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漲跌停板制度、持倉限額和大户持倉報告制度、風險準備金制度以及國務院期貨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風險管理制度,本基金可能被採取限制開倉、強制平倉等,可能給本基金造成重大損失。

(七) 特定投資方法可能引起的特定風險

1、本基金採取的投資策略可能存在使計劃收益不能達到投資目標或者本金損失的風險。

2、本基金為非保本型產品,基金投資人應特別關注此項風險,瞭解並承擔由此可能造成的委託財產損失。

(八) 操作風險

1、在本基金財產管理運作過程中,對主要業務人員如本基金投資經理的依賴可能產生管理風險。可能因管理人對經濟形勢和證券市場等判斷有誤、獲取的信息不全等影響本基金的收益水平。管理人和託管人的管理水平、管理手段和管理技術等對本基金收益水平存在影響。

2、在本基金財產管理運作過程中,相關當事人在業務各環節操作過程中,因內部控制存在缺陷或者人為因素,可能造成操作失誤或違反操作規程等引致的風險,例如,越權違規交易、內幕交易、欺詐、交易錯誤等。

(九) 相關機構的經營風險

1、管理人經營風險

按照我國金融監管法律規定,雖管理人相信其本身將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進行營運及管理,但無法保證其本身可以永久維持符合監管部門的金融監管法律。如在本基金存續期間管理人無法繼續經營資管業務,則可能會對本基金產生不利影響。

2、託管人經營風險

按照我國金融監管法律規定,託管人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投資基金託管資格方可從事託管業務。雖託管人相信其本身將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進行營運及管理,但無法保證其本身可以永久維持符合監管部門的金融監管法律。如在基金存續期間託管人無法繼續從事託管業務,則可能會對基金產生不利影響。

3、投資顧問風險

本基金將參考投資顧問的投資建議進行投資,因此,投資顧問的管理水平、投資研究水平、風險識別能力等因素都會影響本基金的投資損益。

(1) 道德風險

投資顧問可能泄露客户投資決策計劃、傳播虛假信息、進行關聯交易、內幕交易等風險。

(2) 投資研究能力風險

在投資顧問提供研究報告或研究建議時,由於投資顧問的知識、經驗、判斷、決策、技能的限制等,會影響其對信息的佔有和對經濟形勢、證券價格走勢的判斷,從而影響研究建議水平的風險。

(3) 管理人識別能力風險

管理人在對投資顧問作出的研究報告和研究建議進行識別判斷時,可能存在因自身投資研究或識別能力不足而錯信投資顧問發出的研究報告和研究建議,從而導致投資虧損的風險。

(4) 投資顧問參與風險

因為本私募基金並未設置對於投資者身份的篩選機制,因此在符合本合同要求的前提下,投資顧問本身和投資顧問的高級管理人員、員工或其他和投資顧問有關聯關係的機構、人員將可能參與本私募基金。此等行為可能加大投資顧問的道德風險。

(5) 投資顧問的退出風險

本私募基金並未設置對於投資者的退出作出特別約定,因此,如投資顧問本身和投資顧問的高級管理人員、員工或其他和投資顧問有關聯關係的機構、人員參與本私募基金後退出的,管理人將不對上述情況進行特別限制和披露。

(6)若因投資顧問違反法律法規、合同等相關規定,基金管理人有權決定解聘投資顧問,在此情形下,基金管理人有權決定終止該基金。

4、證券經紀商經營風險

按照我國金融監管法律規定,證券公司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的證券經營資格方可從事證券業務。雖證券經紀商相信其本身將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進行營運及管理,但無法保證其本身可以永久維持符合監管部門的金融監管法律。如在基金存續期間證券經紀商無法繼續從事證券業務,則可能會對基金產生不利影響。

(十) 其他風險

1、大額申購/贖回風險

對於定期開放申贖的計劃,其規模將隨着投資人對計劃份額的申購與贖回而不斷變化,若是由於投資人的連續大量申購而導致本基金管理人在短期內被迫持有大量現金;或由於投資人的連續大量贖回而導致本基金管理人被迫拋售所持有的證券以應付贖回的現金需要,則可能使計劃資產淨值受到不利影響。

2、順延或暫停贖回風險

市場劇烈波動或其他原因可能導致發生本合同約定的鉅額退出的情形,基金管理人為了應對市場可能的流動性不足及降低資產變現損失,可能對資產委託人的退出申請採取部分延期退出的處理,資產委託人將因此面臨退出款項延遲到賬的流動性風險。

3、本基金提前終止風險

發生本合同規定情形或其他法定情形時,基金管理人將按照法律法規、本合同以及其他規定提前終止本本基金,可能造成委託人收益的損失。

4、合同變更風險

在合同變更安排中,可能存在但不限於以下潛在風險:

合同中約定基金份額持有人若未在約定或指定時間內以約定方式表示意見,視為持有人同意合同變更。在此情況下,基金持有人對默認情況的忽略或誤解,可能存在潛在風險。

部分基金持有人可能因為未能提供有效的聯繫方法或者未能將變動後的聯繫方式及時通知管理人,而無法及時獲知合同變更事項,如果基金持有人因上述情況未能按時贖回本基金,可能會被視為同意合同變更,從而存在風險。

5、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現,將會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運行,可能導致本基金財產的損失;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代理商違約等超出管理人和託管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也可能導致委託人利益受損。

上文中詳細地介紹了私募基金風險揭示,私募基金的潛在風險多達數十種。每個投資者投資前都應該要清楚瞭解私募基金存在的風險,再考慮是否投資。一旦簽訂投資協議,基金賬户持有人無論收益如何都必須負責。投資與否是您的個人權利與自由,任何人不得以脅迫的手段要求他人投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