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合同詐騙如何構成的?

來源:法律科普站 1.05W
通常合同詐騙如何構成的?

一、通常合同詐騙如何構成的?

同時滿足合同詐騙罪的主觀要件、合同詐騙罪的主體要件、合同詐騙罪的客觀要件、合同詐騙罪的客體要件,那麼就構成了合同詐騙罪。

1、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為複雜客體,即既侵犯了合同他方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市場秩序。合同亦稱契約,是指當事人之間為實現一定目的,明確相互權利義務的協議。合同是商品交換關係化法律上的表現形式,合同的法律制度則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商品經濟關係發展的內在要求和一般規則,為商品交換提供了基本的行為模式。因此,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合同的法律制度是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基本保證。但近年來,一些不法之徒無視國家的法律,利用各種經濟合同進行詐騙,表現出極大的欺騙性、貪婪性和危害性,國家工商局披露的最新資料表明,我國合同籤汀的規範程度和履約率不容樂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合同的鑑證工作,嚴厲打擊合同詐騙。

2、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且數額較大的行為。對於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於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也就是説,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或者擔保,故意製造假象使與之簽訂合同的人產生錯覺,“自願”地與行騙人簽訂合同,從而達到騙取財物的目的,這是利用合同進行詐騙犯罪在客觀方面的主要特徵。

3、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依本節第23l條之規定,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本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主體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

4、主觀要件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故意的,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行為人主觀上沒有上述詐騙故意,只是由於種種客觀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或所欠債務無法償還的,不能以本罪論處。行為人主觀上的非法佔有目的,既包括行為人意圖本人對非法所得的佔有,也包括意圖為單位或第三人對非法所得的佔有。

二、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對象有哪些?

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犯罪對象主要有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騙取貨物,以及虛構貨源,簽訂空頭合同,詐騙貨款等。

1、簽訂虛假購銷合同,騙取貨物。有的偽造證件、合同書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或其他部門的擔保書,以合法身份與對方簽訂合同;有的偽造銀行匯票,盜竊單位空白支票,利用失效的支票或空頭支票誘惑對方訂合同;有的以洽談業務、訂貨、幫助他人推銷產品為由,與對方簽訂合同,等等。行為人行騙時大都隱瞞真實身份,以先提貨、後付款為由,利用對方急於推銷自已產品的心理,騙取貨物。然後將貨物低價銷售,私吞貨款,或者將貨物用於還債、作抵押等。

2、虛構貨源,簽訂空頭合同,詐騙貨款。有的偽造上級主管部門的假批文作貨源;有的以偽造的提貨單作貨源;有的抓住對方急需某種緊俏物資和商品的心理,口頭虛構貨源;有的故意讓對方看不屬於自己卻謊稱是自已的貨,或根本無貨可看,矇騙對方;有的則以偽造的買賣合同作貨源;等等。

3、偽造身份簽訂虛假合同,騙取他人預付款或定金。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有兩種心理:一是隻要將預付款或定金騙到手,就算大功告成:另一是先騙得預付款或定金,然後如有可能騙到貨款就繼續騙取貨款,沒有可能就一走了之。

4、以誘餌開路騙取他人錢物。有的犯罪分子為了達到騙取對方鉅額財物的目的,以給付部分預付款為誘餌,一旦把對方的錢物置於白己的控制之下後,就溜之大吉,還有的以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騙取對方信任,誘使對方進一步按合同交付財物,採取放長線、釣大魚的欺詐手段騙錢騙物。

5、籤汀假合同,騙取他人的活動費、好處費或提成費等,這些人同對方簽訂合同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騙取貨物、貨款,也不是為了騙取定金或預付款,而是為了一次性地騙取各種名義的費用,只要將這筆財物騙到手就遠走高飛。這些人一般都偽造身份、證件,自稱能買到急需緊俏物資或以幫助對方推銷產品為誘餌,寫對方簽訂虛假買賣合同。

6、以聯合經商、投資、協作等名義,與他人簽訂合同,進行詐騙。運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人往往是在合法的身份掩蓋下,以某公司、簡場等的名義,偽造營業執照和註冊資金等,欺騙他人與之簽訂聯合經營協議,騙取他人的錢財。

合同詐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詐騙方式,而詐騙屬於違法行為,情節嚴重會構成犯罪。也即並非所有的合同詐騙行為都會構成合同詐騙罪,具體是否構成犯罪,通常需要公安機關通過偵查判斷詐騙行為人是否同時滿足合同詐騙罪的四個要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