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受賄罪未遂進行認定

來源:法律科普站 1.6W

如何對受賄罪未遂進行認定

受賄未遂是受賄行爲開始進入實行階段時的一種犯罪形態,與受賄罪中止相比,受賄罪未遂是因爲行爲人意志之外的原因而導致犯罪沒有完成。那法律上是如何對受賄罪未遂進行認定的?本站小編將在下文中爲大家詳細講解。

如何對受賄罪未遂進行認定

與大多數故意犯罪一樣,受賄罪也有既遂與未遂之分。就受賄罪而言,收受賄賂和索取賄賂兩種情形的既遂與未遂區分又有所不同。

一、收受賄賂的未遂問題

收受賄賂罪的既遂與未遂,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爲,受賄人承諾爲他人謀取利益,無論是否已經收受賄賂,均應視爲既遂。第二種觀點認爲,只要受賄人爲他人謀取了利益,無論是否已經收受賄賂,均應視爲受賄罪的既遂。第三種意見認爲,只要受賄人收受了賄賂,無論其是否爲他人謀取利益,均應視爲既遂。

上述三種關於受賄罪既遂與未遂標準的三種觀點,實際上是提出了三種行爲,即一種是承諾行爲,一種是謀利行爲,另一種是收受行爲。筆者認爲,以是否已經得到賄賂作爲區分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較爲妥當。

收受行爲作爲區分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有法律依據和理論依據。從法律條文上看,爲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爲與收受他人的財物的行爲是相提並論的,必須同時具備。立法者將以是否爲他人謀取利益作爲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以行爲人利用職務之便,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爲前提的。因此,將收受行爲作爲區分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是有法律依據的。

在司法實踐中,受賄的形式可以分爲兩種:一是事前受賄,二是事後受賄。事前受賄,以是否收受了賄賂作爲區分受賄罪的既遂與未遂的標準,這比較容易理解。問題在於,在事後受賄的情況下,以此作爲區分受賄罪的既遂和未遂的標準,會不會失之過寬放縱犯罪分子呢?我國《刑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罪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對於事後受賄的未遂犯是否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還應根據具體案情決定。因此,賄賂未到手而已經爲他人謀利益的,認定爲未遂,也不會放縱犯罪分子。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事前沒有關於賄賂的約定,由於行爲人正當行使職務行爲在客觀上對他人形成利益,爲此,受益人在事後向行爲人交付財物表示感謝而行爲人予以收受的所謂事後受財的行爲,由於行爲人主觀上雖有收受財物的故意,但沒有爲他人謀取利益作爲交換條件而收取他人財物的故意,就不能認爲行爲人是構成了犯罪。

二、索取賄賂的未遂問題

索取賄賂是受賄罪的一種形式,在索取賄賂的情況下是否發生未遂問題,理論界也存在兩種具有代表性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爲,索取賄賂不以接受賄賂爲必要條件,國家工作人員索取賄賂行爲實施完畢,就是犯罪既遂,這種觀點視索取賄賂爲行爲犯。另一種觀點認爲,只有索取賄賂與收受賄賂齊備,才能認定既遂。筆者認爲,索賄應以是否收受賄賂作爲區分既遂和未遂的標準,這是因爲,犯罪的既遂乃某一犯罪齊備了法律所規定的全部構成要件,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構成要件未能齊備是犯罪的未遂。索取賄賂遭到拒絕而未得到賄賂,就是沒有齊備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

索取賄賂是受賄罪的表現形式之一,僅從字面上看,索取賄賂之“取”就包含了收取的含義。我國刑法並未將索賄單獨列爲一個罪名,在國外的立法例中,一般也都把索取賄賂作爲受賄罪的從重情節,或稱之爲加重受賄。總之,在索取賄賂的情況下也存在犯罪未遂,並應以是否收受賄賂作爲認定其既遂和未遂的標準。

因爲受賄在行爲方式上面可以分爲索賄與收受賄賂,所以在對受賄罪未遂進行認定的時候是要區分是索取賄賂還是收受賄賂。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索取賄賂與收受賄賂的未遂認定是有很大不同的。這點還請大家多注意。以上就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內容。本站有在線律師,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歡迎您隨時諮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