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責任

來源:法律科普站 1.24W

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責任

現實生活中,未成年由於處於青春期,叛逆心理可能會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作為父母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的瞭解不容忽視,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責任?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做?下面是小編整理出來的有關未成年犯罪的部分資料,供大家瞭解。

二、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責任

1、民事賠償責任

未成年人犯罪應由其獨立承擔刑事責任,父母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為造成國家、集體、他人經濟損失的,根據《民法典》相應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監護人承擔全部民事賠償責任。父母對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於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職責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2、法定監督責任

父母對於未成年人的犯罪負有相應的道德責任及對未成人的成長負有的法定監護責任,如父母怠於行使監護責任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此作出了詳細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

1、曠課、夜不歸宿。

2、 攜帶管制刀具。

3、 打架鬥毆、辱罵他人。

4、 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

5、 偷竊、故意毀壞財物。

6、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

7、 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製品、讀物等。

8、 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

9、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未成年人組織或者參加實施不良行為的團伙的,應當及時予以制止。發現該團伙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發現有人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應當向公安機關報告。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讓不滿十六週歲的未成年人脱離監護單獨居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離家出走,放棄監護職責。

二、未成年犯罪的定義: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滿14週歲不滿18週歲的人實施了犯罪行為。未滿14週歲的人實施法律規定的犯罪行為不認為是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人,只有實施了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為,才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已滿14週歲不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綜上所述,未成年犯罪父母有多少責任?分別有民事賠償責任和法定監督責任,作為父母有義務對未成年進行心理疏導和溝通,並且有義務去制止未成年犯罪,引導未成年往健康的方向成長,對於未成年犯罪,小編就介紹到這裏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