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多少?

來源:法律科普站 2.48W

一、根據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多少?

根據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多少?

根據法律規定專利侵權賠償是根據當事人損失金額來進行確定的。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停止侵權 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二、專利侵權行為的具體形態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製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

未經許可,在其製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註他人的專利號;

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

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這類行為需要承擔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並予公正,可予以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之外,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還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指行為人本意是冒充專利,隨意杜撰一個專利號,而碰巧與某人獲得的某項專利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無假冒故意,但其行為結果仍然構成了假冒他人專利。反向假冒,即指行為人將合法取得的他人專利產品,註上自己的專利號予以出售,這種行為顯然不夠成“假冒他人專利”,但事實上侵害了合法專利權人的標記權,仍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在當代社會專利侵權,包括有未經他人的許可,就擅自的對於他人的專利權進行使用。對當事人因此而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需要進行賠償。具體的賠償的標準按照實際損失的數額確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