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判決標準

來源:法律科普站 8.82K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的判決標準

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都會購物買東西,但我們在購買的商品的時候,總會買到劣質產品,特別是現在網購非常火爆,買到劣質產品後卻不能退還,使得我們的消費權益受到侵犯。關於消費糾紛時現在來説比較常見的一種糾紛,當消費的權益受到商家的侵權的時候,消費者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不受損失,就需要和商家打消費糾紛的官司。

精選律師 · 講解實例

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立案標準:

1、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犯罪故意,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間接故意。過失行為,如生產者不知原材料有假或者不符合質量標準,銷售者不知產品系偽劣產品,因不負責任、疏忽大意而生產或銷售的,不能構成本罪。從司法實踐看,絕大多數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都是為了牟取暴利,但法律對本罪的犯罪目的沒有要求,所以,無論行為人出於何種目的和動機,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2、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生產者、銷售者實施了違反國家的產品質量管理法律、法規,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且銷售金額達到5萬元以上。具體地説,主要包括四種表現形式:

1、摻雜、摻假。

2、以假充真。

3、以次充好

4、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1、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2、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3、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4、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5、單位犯本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