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電影打款給聯合出品方被騙了 - 影視投資被騙了怎麼退錢?

來源:法律科普站 2.62W

這兩年來,影視投資開始走入大眾的視線,而“電影投資”作為新鮮事物,也成為騙子謀劃設計的一種陷阱。

投資電影打款給聯合出品方被騙了,影視投資被騙了怎麼退錢?

這些騙子自稱是電影的聯合出品公司,並且説有電影的轉讓權利。

此後,他們便以電影收益份額投資獲取高額回報為名,再以“親身經歷、回報超高”“影視公司親戚內幕消息”為由誘騙受害人進行高額投資。在一步步高額收益承諾誘惑下,很多受害人匆匆購買份額選擇加入,慘遭虧損。

影視投資騙局案情簡介:

2020年6月的某個晚上,甘肅白銀女子梅某發現有人申請添加微信好友,點擊通過後,對方表示自己不小心加錯了人,但倆人還是隨便聊了幾句。一聊之下居然很投緣,梅某覺得楊某談吐風趣、見識不凡,感覺在網上陰差陽錯地遇到了“真心朋友”。

有一天,楊某在聊天時炫耀,説自己投資了一部電影,因為票房高,賺了不少錢!梅某聽了十分羨慕,也產生了投資的想法。

於是楊某向其推薦了一個電影投資項目,梅某心想都是網絡有緣人,朋友絕對不會坑朋友,人家輕輕鬆鬆賺了那麼多,我少投一點試試水,遂給楊某轉賬6.4萬元。

錢打過去之後,楊某還真的向梅某推送了所謂文化傳媒公司的客服、客户經理等眾多職員的微信、電話,並將投資電影項目的聯合投資協議、購買份額合同一併寄給梅某。梅某一看很滿意,心想這公司還挺靠譜的呀,公司職員信息、認購合同公開透明,投資手續齊全,絕對沒得問題。影視投資是長線買賣,那就慢慢等着拍好、上映吧!

殊不知啊,這些所謂的對公賬户、合同協議、職員信息,這些均是騙子的障眼法。騙子團伙只不過是為了穩住受害人,然後再騙一單而已!

有一有二,就有再三再四,梅某不知不覺就投了好幾單。過了一段時間,梅某向楊某追問影視投資進度,但卻始終無法聯繫上。她又通過種種方式查詢影視備案信息,可想而知,只能是查無結果,這肯定是被騙了。

影視投資涉及這幾條的,一律是騙局!

1、偽造合同,虛假明星宣傳,利用虛假項目行騙

這類投資項目大多可以在網上查到一些新聞發佈會的信息,甚至明目張膽宣傳XX明星參與主演,或者為了讓投資人信任,會出示跟明星或者頭部公司的簽約合同。但事實上,這些項目可能八字都還沒有一撇。

2、利用虛假“聯合出品”進行行騙

這些公司會在網上大力宣傳自己是聯合出品,甚至在“某專業版app”裏查詢是很多影片的“聯合出品”,看上去似乎是行業內資深靠譜的影視公司,但在實際影片的正片中,這家公司的身影卻很詭異地“消失”了。

3、設立“影視投資平台”,作為理財產品進行詐騙

“影視眾籌平台”“影視理財平台”崩盤倒閉,組局者卷錢跑路的情況,這兩年時有發生。這些平台以高收益短時效甚至有一些保底收益來誘騙投資人,保證“投資沒有任何風險,平台準備預備金,由第三方保險公司100%擔保”。這樣的詐騙套路,成本幾乎為零。只需要一個小平台或者app,幾個項目PPT,短短几個月,就可以完成整個圈錢過程,對投資人進行快速收割。而且過幾天換個網址換個app,還可以繼續行騙。

4、傳銷式賣電影票,享受票房分紅

有些項目會在上映前跟一些直(傳)銷或者微商組織合作,推動成員“認領電影票銷售任務”,可以享受票房分紅。這種“傳銷式”任務式的賣票機制,最終的結果還是所有參與成員買單。

5、以賣衍生品的名義賣票房份額

有機構通過“賣衍生品-贈積分-積分兑票房”的模式來規避政策。我們都知道賣產品不違法,但賣電影分紅權益,賣票房份額,就涉嫌違法。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影片最終不能上映,騙子也不負任何責任,而用户就相當於拿投資款買了他們的衍生品而已。

投資電影發現被騙了需要收集什麼證據可以幫助你?

1、向電影公司匯入款項的轉賬記錄或流水記錄;

2、與電影公司或介紹人的聊天記錄,涉及承諾收益、分紅等;

3、有簽署認購合同、風險告知書等一切簽署的合同留存;

4、在最快的時間通過法律援助找回

如果你正在經歷電影投資騙局,一定要第一時間收集好聊天記錄,認購合同,轉賬記錄等證據,尋求法律幫助,找回資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