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份額投資究竟是不是騙局?投資電影被騙了可以報警嗎?報警能追回嗎?

來源:法律科普站 2.05W

在電影票房屢創新高的當下,電影投資也掀起了一股投資風潮,想通過投資電影撈一筆的人趨之若鶩。這就給了一些人打着投資電影旗號瘋狂斂財的機會,影視投資騙局層出不窮,“坑人”手段五花八門。

電影份額投資究竟是不是騙局?投資電影被騙了可以報警嗎?報警能追回嗎?

大多數電影投資騙局都有合法有效的合同,投資人一旦踩雷基本上只能算“投資失利”,很難被認定為詐騙。這個時候,基本上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及時止損,即便報警,也很難追回損失。就算走法律途徑勝訴,詐騙公司早已實現了快速收割,基本上沒有什麼可變現資產。

日,上海警方偵破一起利用電影版權投資實施的特大合同詐騙案,260多名投資人被騙金額超4500萬元。一時間,“20億電影投資騙局”的報道爭相擠上各大媒體版面。

從新聞報道來看,3名犯罪嫌疑人在無能力支付投資款的情況下,先行與某電影出品方簽訂協議,約定出資購得某電影18%份額的票房收益權和署名權。而後,該3人又通過虛增電影製作成本、誇大票房預期收益的方式,即利用所謂“影片溢價”方式吸引大量投資者,投資購買所謂的“收益份額”。然而電影上映後,票房僅有6000多萬元,與投資時所説的20億元相去甚遠。後投資人報案,警方偵查後,以涉嫌合同詐騙罪逮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

這樣的結果着實令人錯愕,尤其給影片份額溢價經營者以警示,其初聞此信息,或有如下追問:

1.電影溢價投資行為不是商業行為嗎?為何會被認定合同詐騙“罪”?

從該起案件當中我們應當看到,隨着電影產業的飛速發展,與電影相關的投資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投資亂象。上海警方偵破的該起合同詐騙案正是一種電影投資領域的新式商業運作手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之規定,合同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

首先,主觀方面而言,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之目的。具體到該案中,表現為犯罪嫌疑人將收取的4500餘萬元投資款中的1000餘萬元用於購買電影份額,其餘款項均用於佣金提成和個人揮霍,然而犯罪嫌疑人與電影出品方簽訂的協議明確約定,其不得擅自轉讓所持份額或用於融資,否則將不再享有該電影的票房收益權。就此而言,3名犯罪嫌疑人難避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之嫌。

其次,詐騙行為應當是在簽訂或者履行合同的過程當中。這是區分合同詐騙罪與其他詐騙犯罪的關鍵之所在,詐騙方式既可以是虛構事實,也可以是隱瞞真相。具體到該案當中,表現為犯罪嫌疑人在吸納投資人的過程中,利用投資人對電影行業及合同法律的無知,以與電影出品方簽訂的協議作為掩護,混淆“版權”與“票房收益權”的概念,虛增電影製作成本,誇大票房預期收益,導致投資人陷入錯誤認識,從而購買投資收益份額。

換言之,非法佔有的目的是在實施詐騙行為之前產生的,但詐騙行為既可以發生於合同簽訂過程中,也可以產生於合同履行過程中。從新聞報道初步來看,39名犯罪嫌疑人確有合同詐騙之嫌。

如不幸遭遇影視投資騙局,儘快收集好相關的證據,達到以下幾點基本上都是可以追回的:

1.投資老師或介紹人,推薦電影眾籌投資時的聊天截圖;

2.電影套牌虛假公司的合同(認購書)圖片;

3.向不法公司投資時的銀行轉賬記錄或者網銀憑證;

4.投資電影份額、遊戲充值、股票投顧會費、融資融券、指數、個股期權、股票配資、外匯 、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期貨等其他產品都可以維權追回

電影投資被騙,第一時間儘快報警並尋求法律維權幫助挽回損失,不要遲疑,否則平台跑路,悔之晚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