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資有啥問題 - 有什麼對策?

來源:法律科普站 3.01W

企業在設立之初的資金是有限的,故而在成立之後的生產經營之中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公司股東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般會採取融資的方法解決資金週轉問題。但,就目前市場來看,公司融資存在的問題是很多的,那麼,具體來説,上市公司融資有啥問題?

上市公司融資有啥問題,有什麼對策?

一、我國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企業融資渠道過於狹窄

1、國企業融資方式變遷

隨着收入分配結構和投融資體制的變遷,我國經濟呈現出從財政支持型經濟經由社會借貸型經濟向社會資本支持型經濟轉變的特點,企業的融資方式也在不斷變化.其變化過程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4年以前的財政融資為主的階段:第二階段是指1984年以後進入的多元化融資階段.第二階段可劃分為兩個子階段,一個是從1984年到1989年,即以銀行融資為主的轉軌時期;一個是從1990年開始到現在,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處於萌芽階段的多元化融資的探索階段。

2、我國企業融資方式單一

如上所述,我國企業融資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長時期的計劃經濟使得我國企業過於依賴政府財政融資,缺乏資本意識、也沒有自主融資環境。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金融市場逐漸開放,國家逐漸放寬金融政策。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以來,隨着股票等債券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的融資方式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但是由於資本市場門檻高等特點,一般大型企業才能在證券市場融到資金,而大多數企業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途徑較為單一,中小企業很難進入證券市場融資。企業債券的發行還遠未完全放開,佔企業數量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得發行債券融資的資格,加上創業投資體制的不健全,以及法律保護體系和政策扶持體系的缺乏,使得我國企業融資難度增大,不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國企業融資方式仍然比較單一,大多數企業依賴銀行貸款,較少採用其他融資方式,這就給企業自身的經營和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因為銀行貸款存在以下缺點:

⑴功能約束性大

一般來説,除非出自或貸款方對企業融資有用途限制,企業所融通的資金是應該靈活運用於所必要的方面或用途。而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及時歸還,對貸款用途有明確規定,使企業難以根據變化情況靈活調用資金,而被動地受制於銀行的貸款用途限制。

⑵融資結構彈性小

改善企業的融資結構,關鍵在於兩個方面,資金應能夠自由地流入流出企業,資金應能夠靈活地在各類資金間流入流出,只有這樣才能為企業靈活調整融資提供前提。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並不健全,企業某種融資出現多餘時難以立即退出清償,企業某種融資需要增加時,難以立即籌措,企業某種融資需要由其他融資替代時,難以立即轉換。

(二)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不高

3、對融資風險認識不足

⑴ 債權融資風險認識

財務風險主要指企業負債比重大小而影響到企業支付本息能力所產生的風險。在融資運作中,如對於債券或貸款等,會改變原有資本結構,從而影響到股東利益的變化。融資運作的追求目的是使企業資本增值最大化,若融資運作反而導致資本增值縮小甚至減值,便形成了財務風險。如企業採用負債融資,則存在着資金利潤小於貸款利潤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即為財務風險。財務風險的構成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

①導致股東利益損失的可能性;

②過度負債導致企業破產的可能性。

我國企業對債權融資風險的認識停留在財務風險之上。在債權融資中,企業往往認為債權融資的風險在於到期償還本息的風險、由於債務存續期間市場變動所帶來的資金成本的變動。但是,債券融資往往受到很大的束縛,如一般的銀行貸款只能定向用於特定的項目,有可能造成資金閒置的的風險。

⑵對股權融資風險認識不足

權益融資風險。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説,權益融資是其主要的融資方式,在整個資金結構中佔有絕對比例。有資料表明,民營企業(上市公司除外)的資金構成比例中,自有資金的比例最大,約佔65%。儘管這一來源的資金是內源資金,但其要承擔較大的資金成本和分配利潤的壓力,某種程度上會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削弱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和發展能力,最終導致風險的增加。主要風險有:

① 控股股東吞噬風險

由於發行股票進行融資的風險--控股股東吞噬風險。在對1073家上市公司進行調查分析,其中有332家上市公司的關聯企業,特別是大股東存在侵害上市公司權益的現象,比例高達30.94%。控股股東吞噬風險是指上市公司中佔控股地位的股東利用自己手中佔有絕對優勢的控制權對上市公司的權益進行侵犯與吞噬。

具體的利益侵犯與吞噬方式有如下幾種:

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屬企業與上市公司設立全股企業,母公司高估入股資產從而多佔股份或以此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

上市公司以高價從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屬企業購買產品、勞務或承租資產,購買資產、回購股權及收購企業,有的甚至高價收購控股母公司的無形資產;

上市公司為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屬企業作貸款擔保,但母公司或其下屬企業不還貸從而將責任轉嫁至上市公司;

控股母公司或其下屬企業從上市公司以低息拆借資金,但根本是借而不還,最後以高價向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等方法抵消債務。

② 惡意購併風險

惡意購併是指收購方在目標公司對其收購意圖尚不知曉或持反對態度的情況下,對目標公司實行的強制收購行為。從企業本身而言,傳統的“企業合併”被視為企業借外成長的一種手段。其方式或由數家小型企業合併以增加競爭力,或由一家企業兼併與其生產相關的企業,以加強其經營的多元化,因其目的在於謀求企業成長,故在合併手段及合併後對被收購企業的處置下均較為緩和。但惡意購併卻非如此,其目的不在於本企業的成長,而在於攫取個人財富。收購方往往選擇具有發展潛力,或擁有豐富資產,而股票價格被市場低估者為其收購目標。收購公司目的不在於經營目標公司,而在於掌握其控制權後將之分割並轉手出售;或將目標公司股票價格抬高,再售出其所持股票以獲暴利。在這種“野獸精神”支配下,收購公司往往採取激烈的方式,向企業發起突然襲擊,令之措手不及,成為被吞噬的犧牲品。

上述兩種是比較常見的股權融資風險,現階段我國企業偏向於股權融資,認為股權融資是最為安全的融資方式。然而,股權融資的風險往往比較隱蔽,當企業管理者與所有者的意見相左時和大股東的利益與向股東的利益相悖時,這種風險往往十分巨大。

(三)缺乏健全的財務管理體制

我國企業長期缺少規範的市場競爭,經營者的財務管理意識不強,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⑴會計核算主體界限不清

企業產權不清析,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困難。在我國,企業治理結構往往不明確。國有控股企業中國有股份和其他性質的股份劃分不明確,利益主體不明確。在大多數民營企業中,企業所有者往往就是企業經營管理者,他們缺乏法人意識,認為企業利益即為自己的利益,因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業缺乏獨立性。

⑵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一是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不符合會計規範。在企業會計機構設置上, 有的小企業乾脆不設置會計機構,有的企業即使設置會計機構,一般也是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確。二是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認定及規範考核的問題也很多,會計無證上崗現象嚴重,會計主管不具備專業技術資格的現象不勝枚舉。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培養工作幾乎沒有進行。

⑶ 缺少內部會計監督

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實行會計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保證會計行為的合理合規。內部會計監督要求會計人員對本企業內部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監督,但是一些企業的管理者常干預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受制於管理者或受利益驅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圖行事,使會計的監督職能幾乎無法進行。

⑷ 各項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業內部缺少牽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或者雖有其中幾項制度,但實際工作中也未認真執行過。部分企業管理者即使認識到這些問題,但是依靠現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也無法建立健全這些制度,尤其是內控制度的不健全給企業帶了很多負面影響,這種狀況既損害了企業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業資產流失、浪費嚴重、經營管理混亂,也導致外部監督困難重重。

(四)我國金融產業發展不健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金融市場體系日趨完善,社會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率穩步提高。但是也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金融產業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金融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行業結構嚴重失衡。當前在我國現有的金融行業結構當中,銀行業所佔的比例嚴重過高,但是證券業、保險業、信託業、租賃業等這些非銀行業所佔的比例卻嚴重偏低。二是銀行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不合理。

金融市場結構不合理。改革以來,我國金融市場在數量上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目前結構失調的問題卻十分突出:金融市場的種類結構失衡;金融工具結構不合理;市場參與者結構失衡。

金融資產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金融資產結構的主要問題是貨幣性金融資產所佔比重過高。資產結構是信用形式結構的反映,它表明我國目前仍然是銀行信用佔絕大比重,而企業信用、個人信用等基礎信用形式不發達,導致信用基礎比較單薄,銀行信用也因缺乏雄厚的信用根基而隱含了諸多風險。

二、關於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1、政府相關部門支持和引導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政府要為企業的融資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務。從國外企業的成長和發展道路看,一般都離不開政府來解決“市場失靈”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緩解企業融資風險問題:一要制定強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給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融資環境;二要組建組建相關的政策性銀行,緩解企業的市場融資困難,並引導商業性資金的介入;三要出資建立為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機構,以降低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四要加強市場監管,規範信用評級。

對於民營中小型企業而言,發展地方中小銀行等民營企業融資中介機構是解決其融資難的一個重要途徑。目前我國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並不多,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重心主要在國有大型企業,而中小銀行不僅數量嚴重不足、規模小,而且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障礙,市場定位不準確。要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就必須大力發展作為融資中介的中小金融機構。可採取適當放寬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標準、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的兼併重組、調整市場定位、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等措施。

充分發揮商業銀行在融資中的橋樑作用。商業銀行必須調整經營理念和經營方針,在促進民營中小企業發展、滿足民營企業正常融資需求的基礎上,提高銀行效益。一要改善信貸管理,樹立貸款營銷意識,為民營企業創造良好的融資環境;二要建立適合民營企業信貸的商業銀行授權授信制度,對效益高的民營企業適當放寬貸款條件;三要成立民營企業信貸部,健全為民營企業服務的金融組織機構體系,完善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功能。

2、企業提高自身財務管理水平積極參與金融市場

在公司治理中實行兩權分離,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吸收企業高級管理者、技術人員,在制度上為企業的穩健發展提供保障。其次,要創新管理制度。我國企業一定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不斷推行管理制度創新,以提高自身競爭力。

在財務管理實踐中進行風險控制。首先,確立財務管理的戰略核心地位,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由被動記賬向主動管理轉變。不僅要做好財務數據的記錄和處理工作,更要認真研究會計規範體系,以確保財務原始數據的準確和會計工作效率的提高。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體系。要設立專門的財務管理機構,統一負責本企業的資金融通、現金出納、財會管理、工資核算、固定資產以及預算編制、決算實施工作;制定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實行財務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完善財務處理流程,規範會計行為;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的財務監督。在企業中推行“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後分析”的財務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稽查制度。

在績效考核中強調企業價值的重要性。規範考核標準,均衡股東和管理者的利益關係,完善獨立股東和監事制度,是企業績效考核公平、公正。

在加強內部核算和控制的同時,企業應關注金融市場動態,積極參與金融市場。為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和項目投資提供優良的資金支持,也為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注入活力。

3、靈活融資

縱向來看,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融資結構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企業根據生命週期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孕育、成長期、盛年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各個階段有其相應資金總量需求和融資方式要求,因此也決定了在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應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融資模式。

孕育期:在這一階段。企業創辦主要依靠所有者的初始投資,即採用的是以內源融資為主的融資模式。在我國,資市場還不是很完善,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上直接吸收風險投資。此外,由於企業是在創辦階段。也難以獲得追求經營安的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此,企業的創辦很大程上依靠創業者自身的資金積累。

成長期:企業在成長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究表明,這一階段企業創造的剩餘價值不高,缺乏進行內源融資的財務基礎。在這種企業自我積累能力低,證券市場又不發達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借鑑日德企業的銀行導向型融資模式。即採用以依靠銀行貸款為主的融資結構模式。

盛年期:處在盛年期的企業,經營基本穩定,是企業創造剩餘價值最多的時候。在這一階段,企業具備了利用一定內源融資的基礎,可以將其創造的部分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進行再投入。企業也可以選擇相適應的外源融資方式,比如銀行貸款。至於哪一種融資方式作為主導,則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定。

衰退期:企業在衰退期,一般會採用“資金回籠”的戰融資不再是這一時期所有者或經營者十分關注的問題。企業在這一時期選擇融資模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橫向來看,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經營及財務狀況,並考慮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等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融資方式:

⑴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

經濟環境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的宏觀經濟狀況,在經濟增速較快時期,企業為了跟上經濟增長的速度,需要籌集資金用於增加固定資產、存貨、人員等,企業一般可通過增發股票、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等融資方式獲得所需資金.在經濟增速開始出現放緩時.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降低,一般應逐漸收縮債務融資規模.儘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

⑵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及發展前景。

總的來説.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財務狀況越好,變現能力越強。發展前景良好,就越有能力承擔財務風險。當企業的投資利潤率大於債務資金利息率的情況下,負債越多,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就越高,對企業發展及權益資本所有者就越有利。因此,當企業正處盈利能力不斷上升、發展前景良好時期,債務籌資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而當企業盈利能力不斷下降,財務狀況每況愈下,發展前景欠佳時期,企業應儘量少用債務融資方式,以規避財務風險。當然,盈利能力較強且具有股本擴張能力的企業,若有條件通過新發或增發股票方式籌集資金,則可用股權融資或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者兼而有之的融資方式籌集資金。

⑶考慮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

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激烈,進出行業也比較容易,且整個行業的獲利能力呈下降趨勢時,則應考慮用股權融資,慎用債務融資。企業所處行業的競爭程度較低,進出行業也較困難,且企業的銷售利潤在未來幾年能快速增長時,則可考慮增加負債比例,獲得財務槓桿利益。

⑷考慮企業的資產結構和資本結構。

一般情況下,企業固定資產在總資產中所佔比重較高,總資產週轉速度慢,要求有較多的權益資金等長期資金作後盾;而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重較大的企業,其資金週轉速度快,可以較多地依賴流動負債籌集資金。為保持較佳的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率高的企業應降低負債比例,改用股權籌資;負債率較低、財務較保守的企業,在遇到合適投資機會時,可適度加大負債.分享財務槓桿利益.完善資本結構。

⑸考慮企業的控制權。

發行普通股會稀釋企業的控制權,可能使控制權旁落他人。而債務等資一般不影響或很少影響控制權問題。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選擇融資方式。

⑹考慮利率、税率的變動。

如果目前利率較低,但預測以後可能上升,那麼企業可通過發行長期債券籌集資金,從而在若干年內將利率固定在較低的水平上。反之,若目前利率較高,企業可通過流動負債或股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以規避財務風險。就税率來説,由於企業利用債務資金可以獲得減税利益,因此,所得税税率越高,債務籌資的減税利益就越多。此時,企業可優先考慮債務融資;反之,債務籌資的減税利益就越少。此時,企業可考慮股權融資。

公司融資普遍存在方式單一的現象,一般都會到銀行辦理貸款融資,然而,銀行貸款存在的缺陷是比較多的。再者,公司企業財務管理部門的風險認識不足,技能不夠,也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上市公司領導者應當採取措施,有效解決出現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