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警告和警告處分的區別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1.78W

一、行政警告和警告處分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警告和警告處分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警告和警告處分的區別有:

1、警告對象不同。行政警告處分針對公務員;黨內警告處分針對黨員。

2、受到的處罰不同。受行政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其中除受警告以外的行政處分,並不得晉升工資檔次。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

黨內處罰的種類有5種,根據由輕到重分別分為:警告處分、嚴重警告處分、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留黨察看處分、開除黨籍處分。

行政處分,國家行政機關依照行政隸屬關係給予有違法失職行為的國家機關公務人員的一種懲罰措施。

行政警告亦稱警告,是行政處分中最輕的一種處分。

行政處分的種類有6種,根據由輕到重分別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對於行政處罰的規定

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

(一)警告;

(二)罰款;

(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四)責令停產停業;

(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第十條 法律可以設定各種行政處罰。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只能由法律設定。

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規定。

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説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説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第十二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銷營業執照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規定。

法律、行政法規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地方性法規為實施法律、行政法規,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説明。地方性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説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第十三條 國務院部門規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國務院部門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四條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範圍內作出具體規定。

尚未制定法律、法規的,地方政府規章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可以設定警告、通報批評或者一定數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的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定。

第十五條 國務院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定期組織評估行政處罰的實施情況和必要性,對不適當的行政處罰事項及種類、罰款數額等,應當提出修改或者廢止的建議。

行政警告和警告處分的適用是需要由有關部門根據實際的違法情況來進行認定的,但相關事項的處理上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涉案事實後果來進行認定,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諮詢律師來進行合法的認定處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