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法律規定被判緩刑後怎麼做?

來源:法律科普站 1.25W

按照法律規定被判緩刑後怎麼做?

我國是一個法制化的國家,對於各項法制法規的出台都建立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上。在一些特殊的案件當中,由於當事人的特殊性,或是嫌疑人的悔改態度,有時法院會視情況判處緩刑。那麼按照法律規定被判緩刑後怎麼做呢?下文中就進行了相關的解釋與分析。

按照法律規定被判緩刑後怎麼做?

根據《刑法》規定,執行緩刑期間需要遵守以下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於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准。

法院判緩刑的條件是什麼

根據現行《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週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週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第七十四條明確規定,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這就是説,適用一般緩刑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是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法院認為不關押也不致於再危害社會;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對於符合適用緩刑條件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滿十八週歲的未成年人;懷孕的婦女;已滿七十五週歲的老年人,刑法明確規定必須適用緩刑,這體現了以人為本和人道主義精神。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被判處緩刑需要坐牢嗎

緩刑稱暫緩量刑,也稱為緩量刑,是指對觸犯刑律,經法定程序確認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人,先行宣告定罪,暫不執行所判處的刑罰。由特定的考察機構在一定的考驗期限內對罪犯進行考察,並根據罪犯在考驗期間內的表現,依法決定是否適用具體刑罰的一種制度。

緩刑考驗期限,應當從判決確定之日起計算,所謂判決確定之日,即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它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提出上訴、抗訴的一審判決的法定上訴、抗訴期滿的第2天;另一種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判決確定之日。判決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予折抵緩刑考驗期限。因為羈押期限能折抵刑期,而緩刑考驗卻不是刑期。

結合上文中的內容可以看出,對於按照法律規定被判緩刑後怎麼做該問題來説需要從不同的角度方面進行解答。一般情況下來説,被判處以緩刑之後,需要服從法律的規定,遵守相關機構的會客要求。與此同時,在離開居住地時需要向相關機構作出報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