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觸犯刑法會被判刑嗎

來源:法律科普站 1.35W

未成年人觸犯刑法會被判刑嗎

我國法律是嚴厲打擊各種犯罪行為的,不同的犯罪行為都有規定相對應的刑罰處罰,也就是説,如果公民有實施犯罪行為,就有可能被判刑。不過,作為特殊的羣體,如果未成年人觸犯刑法會被判刑嗎?同為特殊人羣,如果精神病人犯罪會被判刑嗎?對於這些問題,下文中將詳細為您進行説明。

一、未成年人觸犯刑法會被判刑嗎

未成年人是個比較特殊的羣體,需要被社會保護,所以在法律中對於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也特別詳細。我國法律對於未成年人以“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

我們這裏所説的犯罪是刑事犯罪。

1、在我國,未滿14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如果造成他們人身損害或者財務損害等一般有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賠償損失。

2、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週歲的人,只有犯下列刑事罪名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

3、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週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4、因不滿十六週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另外補充一點,有些家長比較害怕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特別是找工作,我們法律有一個很人性化的規定就是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週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二、精神病人犯罪會被判刑嗎

我國刑法明文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鑑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第一,精神病人的行為造成危害結果是否要負刑事責任以及負何等程度的刑事責任,關鍵要看法律標準即辨認或控制能力的有無和喪失程度。精神病有程度之分,即重度精神病、中度精神病和輕度精神病。從刑法法律的角度分析,精神病人有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部分喪失辨認或控制能力以及辨認或控制能力減弱等幾種情況,每種情況承擔的刑事責任不同。第二,要結合其行為時的精神狀態,有些精神病人屬於間歇性的,時好時壞,關鍵要看其實施某種行為時是否處於發病狀態。

而《民法通則》也對精神病人是否承擔民事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精神病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也不能免除民事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精神病患者個人有財產的,從其財產中支付賠償費。

由此可見,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病只是醫學上的精神病中極小的一部分,即對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有影響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簡單得出 “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結果一概不負刑事責任”這樣的結論。

在認定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免責時,還要視乎精神病人是否在發病時期內實施犯罪行為,精神病人的精神狀況及其行為能力、責任能力也要請有資質的鑑定機構評定,並非精神病人犯罪就免責。對於精神病人犯罪,針對不同的情況,則有不同的判決。

實踐中,有不少人在實施犯罪行為被追訴後,其代理人都會為其申請精神鑑定,因法律對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與正常人是有區別的。如果您也想為您涉嫌犯罪的親屬申請精神鑑定,不妨事先諮詢一下刑事辯護專家律師的意見,詢問申請精神鑑定是否有必要等有關事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