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誤診延誤病情的賠償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7.64K

一、醫院誤診延誤病情的賠償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醫院誤診延誤病情的賠償糾紛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1)雙方自願協商(適用於賠償數額在5萬以內的)

(2)向醫院所屬地醫療糾紛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適用於賠償數額在15萬以內的)

(3)向醫院所屬地衞生和計劃生育局申請行政調解(能滿足患方預期的可能性很低)

(4)向人民法院起訴(可以獲得公平公正的賠償)

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包括11項,具體為: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二、發生醫療事故的處理辦法是怎樣的?

(一)報告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三條的規定,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發生或者發現醫療事故,可能引起醫療事故的醫療過失行為或者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應當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科室負責人應當及時向本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報告;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核實,將有關情況如實向本醫療機構的負責人報告,並向患者通報、解釋。

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向所在地衞生行政部門報告。發生下列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醫療機構應當在12小時內向所在地衞生行政部門報告。

(二)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害擴大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一十五條規定,發生或者發現醫療過失行為,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減輕對患者身體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

醫療機構採取的及時有效的措施包括:為確認過失行為造成的損害程度而進行必要的輔助檢查;為減輕損害後果而採取必要的藥物、手術等治療方法;為避免醫療事故爭議而採取的其他措施。這些措施應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以力爭把對患者造成的損害程度降低到最低。

(三)保管各種資料,封存現場實物

掌握第一手資料和證據,是對醫療事故或事件做出準確鑑定、準確定性、正確處理的前提條件。因此,醫療單位在接到有關當事醫務人員、其所在科室發生醫療事故的報告以後,應依法做好保管和封存工作,以免發生不利於醫療事故處理的事情。

(四)調查

醫療單位對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應立即進行調查、處理,並報告上級衞生行政部門。個體開業的醫務人員發生的醫療事故或事件,由當地衞生行政部門組織調查、處理。病員及其家屬也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查處要求。對醫療事故或事件進行調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處理醫療事故或事件尋找根據,分析造成事故或事件的原因和過程,這是整個處理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關鍵環節。

(五)作出結論

醫療事故處理部門應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最後做出對事故的處理意見。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應以書面形式詳細地向患者及其家屬説明情況和理由。對構成醫療事故的案件,則要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責令醫療責任人員承擔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對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發生了醫療糾紛確實是醫院和醫生的責任,就應該承擔醫院該承擔的賠償責任,雙方在賠償的問題上無法協商解除的,受害人只能是到具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涉事的醫院,通過合法的渠道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