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中斷應在什麼時間段內發生?

來源:法律科普站 2.51W

時效中斷當然要在訴訟期間內,是在訴訟時效期間只要債權人主張過權利,如直接向債務人(侵權人)索要欠款(有證明人)、找當地社區或村委會見證向債務人(侵權人)主張權利、申請調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都視為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之日起另行計算。但訴訟時效的主張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特別特別特殊情況除外。

訴訟時效中斷應在什麼時間段內發生?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過程中,因起訴(權利人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義務的要求)、認諾(義務人承認其義務或履行義務)而中斷。訴訟時效期間中斷後,原有訴訟期間停止計算,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開始計算。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與中止的相同之處是,二者都是在時效期間屆滿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發生而產生阻礙訴訟時效完成的效力。

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是:

(1)發生的時間不同。時效中斷可發生在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時效期間最後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起訴、請求、認諾;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後果不同。時效中斷,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過去的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後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實際是前後兩個時效;時效中止是將中止的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後,繼續計算時效期間。

綜合上面所説的,訴訟時效中斷一般是必須要有法定的事由才會產生,而且中斷必須要發生在訴訟時效之內,如果超過了時效,那麼債權人沒有機會再主張自己的權利,所以,在處理的時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自己的權益也是需要由自己來保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