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認罰量刑幅度的規定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1.73W

一、認罪認罰量刑幅度的規定是什麼?

認罪認罰量刑幅度的規定是什麼?

中級人民法院出台《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量刑指引》,明確了認罪認罰案件中“從寬”的幅度。

案件具體情況不同,可以從寬處罰的比例也不同。根據量刑指引,最高可依法減少基準刑的30%。

案件辦理分為偵查(公安)、審查起訴(檢察院)、審判(法院)三個階段,表現等級評定影響從寬幅度,按照“好”、“較好”、“一般”等若干個等級來評,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上述等級都可以評;在審查起訴階段認罪認罰的,評“一般”或者“較好”;在審理階段認罪認罰的,通常評“一般”。認罪階段越靠前,建議從寬幅度越大。

也就是説,越早認罪認罰,越可能得到更大的從寬處罰幅度。

、什麼是認罪認罰從寬?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於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並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從寬分為實體上從寬和程序上從簡兩方面。對認罪認罰案件,屬於基層法院所管轄的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告人認罪認罰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進行審判。對於基層法院管轄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的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在審理當中,被告人對程序適用提出異議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簡化審理情形的,人民法院依法轉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這是程序上的從寬。

實體上,檢察機關根據犯罪事實和對社會危害程度以及認罪認罰的情況,依法提出從寬處罰的量刑建議,人民法院在做出判決時一般應採納人民檢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議,但是如果被告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違背意願認罪認罰,否認指控犯罪事實,或者指控的罪名跟人民法院審理的罪名不一致,以及有其他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情形的除外。

但是從保障人權和確保司法公正角度,對以下幾類案件是不適用的: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屬於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二是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他們的代理人和辯護人對未成年人認罪認罰有異議的;第三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以及有其他不宜適用的情形。

我國法律法規是嚴厲的打擊違法犯罪的行為的,此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遵守刑事法律的規定,不要做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觸犯法律的底線,如果不小心做了的話,一定要注意積極的承擔責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