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2.55W

新刑法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一、 新刑法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新刑法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既遂的處罰標準,是根據《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條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毒贓罪】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為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緝毒人員或者其他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掩護、包庇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犯前兩款罪,事先通謀的,以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的共犯論處。

二、本罪與它罪的區分

1、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對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犯罪應綜合全案各種情況,如果被包庇的毒品犯罪分子所進行的毒品犯罪情節輕微,毒品數量很小,受刑罰處罰較輕,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而且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主觀惡性也比較小,那麼包庇行為本身社會危害性就小,一般不作為犯罪處罰。在實踐中要注意正確區分本罪與知情不舉行為的界限。“知情不舉”是指明知是毒品犯罪分子,而不向司法機關檢舉揭發,也沒有向司法機關作虛假證明,對犯罪分子也不提供積極幫助,表現為消極不作為,這種消極不作為,由於我國法律沒有規定知情不舉罪,因此不構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2、本罪與包庇罪的界限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包庇的對象不同,前者包庇的對象,必須是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後者所包庇的對象,則是除上述犯罪以外的刑事犯罪分子。

3、本罪與非法持有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刑法》第348條規定,是指明知是鴉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非法持有並且數量較大,根據證據尚不能認定為其他毒品犯罪的行為。

有關包庇行為認定,一般是屬於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具備一定權利的人員,在犯罪分子進行毒品犯罪時,給予一定的便利和包庇行為,上述情況顯然是嚴重侵犯了國家的司法安全穩定秩序,是需要從嚴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