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祕密的法律責任包含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3.2W
侵犯商業祕密的法律責任包含哪些
侵犯商業祕密的法律責任包含哪些
侵犯商業祕密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1.民事責任。侵犯商業祕密的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因此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沒有專門規定侵犯商業祕密的民事責任。一般認為,根據基本原理,侵犯商業祕密的行為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停止侵害一般是在法院對侵權訴訟的實體問題作出判決以後才採取的救濟措施。對於商業祕密侵權案件,如果商業祕密的權利人能夠證明以下幾點,法院也可以應權利人的申請在訴訟前訴訟中先行作出停止侵害的裁定:原告初步證明被告侵犯了其商業祕密;如不停止侵權行為,將對權利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停止侵害不會給被告造成不合理的損害。要求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的權利人應當提供擔保。
對於記載或者體現商業祕密的物理載體,侵權人應當依法返還權利人,或者在權利人的監督下銷燬。對於侵權人已經非法獲得但尚未披露、使用或者允許第三人使用他人的商業祕密的,侵權人不得披露、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
2.行政責任。根據關於禁止侵犯商業祕密行為的若干規定第七條,違反本規定第三條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依照前款規定予以處罰時,對侵權物品可以作如下處理:
(一)責令並監督侵權人將載有商業祕密的圖紙、軟件及其他有關資料返還權利人。
(二)監督侵權人銷燬使用權利人商業祕密生產的、流入市場將會造成商業祕密公開的產品。但權利人同意收購、銷售等其他處理方式的除外。
3.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219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祕密行為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刑法和行政法的原則,如果侵犯商業祕密的行為構成犯罪的,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後,就不需要承擔行政責任。
應當注意的是,由於商業祕密的權利人包括所有人和被許可使用人,因此,對於侵犯商業祕密的行為,所有人和被許可使用人均有權要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在商業祕密被他人非法披露後,該商業祕密就不再成為“祕密”,所有公眾都可自由利用,原商業祕密的所有人就無權要求原被許可使用人支付使用費。當然,所有人可獲使用費的喪失可以作為其損失要求侵權者賠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