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質量鑑定報告

來源:法律科普站 1.52W
公路工程質量鑑定報告
如何有效遏制公路工程質量事故
  (一)加強建築市場的監管,努力營造以質量安全為主導的建築市場。當前實現工程質量管理的主要手段,一是靠行政強制性監管,二是利用市場槓桿作用,調動主觀能動性。前者主要通過國家制定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強力推行,規範和約束建築市場秩序和行為,達到實現工程質量管理的目的,屬於外因作用,需較強的行政執行能力,行政運行成本相對較高;後者的着力點在於企業的內因,通過採取一定的舉措,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釀造一個好的市場環境,促使建築企業從根本上意識到工程質量安全的重要性,比如,通過開展工程質量的創優評優活動,在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區域,樹立一批具有一定特色的示範樣板工程,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再如通過積極開展QC活動,鼓勵施工企業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圍繞施工質量難點問題,改進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不斷積累施工技術經驗。這些舉措的實施都卓有成效起動了推動作用,創優並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通過調節市場作用,讓創優的企業贏得市場,達到質量管理與企業受益的雙贏,其行政運行成本相對較低。(二)認真履行政府質量監督職能,建立健全區域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在區域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構成中,基礎層次主要由參建的各質量責任主體組成,包括建設業主、設計、勘察、施工單位;中間層次主要由社會中介機構組成,包括施工圖審查機構、監理機構以及檢測機構;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委託的政府質量監督機構做為區域工程質量管體的最高層,在履行政府質量監督職能的同時,不但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法規和標準,更重要的是不斷的調整管理思路,制訂有針對性的管理辦法,適應建築行業發展的新要求。①強化監管。現行的監管模式是建立在各責任主體能夠自覺履責基礎之上的,單靠對其行為監督還不能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只有通過完善一系列制度和管理辦法規範、約束其行為,才能引導建築市場的健康發展。②適應行業進步的新需求。隨着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居家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住房的需求不再是有和無的問題,而是要功能齊全、住得安心、住得放心的問題,特別是房價節節高升,用一生的積蓄可能就只能夠買一套住房,就更越顯得住房的重要性,那麼對其質量的要求就不言而喻了,為了滿足人們對住房質量知情權的需求日趨強烈,為此有必要按現行的標準和規範制訂住宅分户驗收管理制度,增強施工單位的質量意識,維護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③不斷完善監管制度,滿足行業發展的新需求。隨着我州基本建設投資規模的不斷增大,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設計的出現,新的建築結構體系和新型建築材料的不斷應用,都需要政府監管部門,認清發展形勢,理清工作思路。特別是涉及到房屋建築施工質量及影響周邊環境等社會安全問題,如基坑工程、商品混凝土管理等新生事物,要及時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從制度上和技術層面確保新事物健康、有序的發展,切實避免因制度的缺失而導致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發生。(三)強化對參建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監督,加大對實體質量的抽查力度。政府質量監督的對象主要是建設業主、勘察、設計、施工、社會監理以及有關社會中介機構。作為執法的主體,必須強化了對參建各質量責任主體的質量責任監督,突顯了政府質量監督的法律地位和管理地位。特別要加強對社會監理環節的監管,因為監理企業在工程質量管理過程中,有着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政府質量監督與各責任主體之間的橋樑,能夠及時瞭解和發現問題。自從實行監理制度以來,雖然為工程質量的保障和提高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但也存在某些監理單位法律意識和行業自律意識欠缺,自身技術和管理能力不足,人員不足,甚至成為掩蓋質量問題的“護手”。加強對勘察、設計單位的行為監督,提高其服務質量,確保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注重提高住宅工程的人性化、生態環境和使用功能的設計,保證設計文件能夠滿足居住對日照、採光、隔聲、節能、抗震、自然通風、無障礙設計、公共衞生等的需要,對關鍵部位和環節,在設計上採取有效措施,優化設計方案,做好質量通病控制的設計措施和技術要求的交底工作。狠抓施工過程管理,施工單位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範、施工文件進行施工,嚴把建築材料進場關,杜絕使用不合格建築材料,保證各分部、分項、檢驗批工程達到驗收規範的要求。加大對實體質量的抽查力度,確保工程實體質量水平。原有的監督工作程序對實體質量監督採取的是監督抽測,往往其抽測的樣本含量不足,不能佐證其工程質量的實際水平。監督抽測的項目也因儀器設備、技術能力等因素反應不全面、不完整。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必須加大對實體質量的抽查力度,監督工作程序規定抽測的項目一定要認真開展,抽測的樣本含量一定要有代表性,並且要進一步擴大對實體質量抽查的範圍,不具備抽測能力的要加大設備的投入,完善實體質量監督抽測的手段。(四)工程質量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多部門聯動。由於工程建設涉及到城建、發改委、消防、規劃、環境、氣象、工商、質監、審計等多個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真正能發揮的作用和手段是有限的,即管不了資金,也管不了項目。如低價中標的問題,是造成質量問題的根本,一分價格一分質量,低價中標是施工企業承攬工程的無奈,一旦中標以後,施工企業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在利益的驅使下,偷工減料、使用不合格材料,必須在招標環節予以把關;建築材料的生產流通環節把握不好,勢必就有不合格的建築材料進入建築市場,影響工程實體質量;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把關不到位,施工的依據不充分、不規範,又談何確保工程質量不出問題。特別是更應該規範業主行為,從近幾年發生的重大工程質量事故,建設單位不執行工程建設程序是個重要原因,必須從源頭抓起,加大對參建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督力度。所以説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繁多,必須多部門聯動,才能遏制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五)、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加強監督機構自身建設。國家基本建設程序中的規劃許可制度、施工許可制度、施工圖設計審查制度、房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等相關制度、行政法規和技術法規旨在指導、約束工程建設過程中的行為,確保工程建設健康、有序、規範的進行,是保證區域工程質量結構安全的基本保障。做為政府質量監督機構的主要職責就是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升區域工程質量水平,防止重大質量定全事故發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