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工傷賠償標準(1

來源:法律科普站 1.34W

一、工傷不夠傷殘等級賠償標準

2021最新工傷賠償標準(1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4、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二、工傷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5、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7個月(社保支付)

7、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個月(社保支付)

8、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4個月(單位支付)

三、工傷九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5、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9個月(社保支付)

7、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2個月(社保支付)

8、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8個月(單位支付)

四、工傷八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5、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1個月(社保支付)

7、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4個月(社保支付)

8、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15個月(單位支付)

五、工傷七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5、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6、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3個月(社保支付)

7、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6個月(社保支付)

8、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單位支付)

六、工傷六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有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傷殘津貼:本人工資×60%×到解除勞動關係時(單位支付)

8、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6個月(社保支付)

9、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8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40個月(單位支付)

七、工傷五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0%×到解除勞動關係時(單位支付)

8、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18個月(社保支付)

9、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0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本人工資×50個月(單位支付)

八、工傷四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長期護理費:需鑑定需要護理依賴才可以賠償,按當地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10年。(社保支付)

8、傷殘津貼:本人工資×75%(社保按月支付)

如果單位沒有買社保,一次性賠償10.

9、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1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2個月(社保支付)

九、工傷三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長期護理費:需鑑定需要護理依賴才可以賠償,按當地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10年。(社保支付)

8、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0%(社保按月支付)

如果單位沒有買社保,一次性賠償10.

9、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3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3個月(社保支付)

十、工傷二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長期護理費:需鑑定需要護理依賴才可以賠償,按當地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10年。(社保支付)

8、傷殘津貼:本人工資×85%(社保按月支付)

如果單位沒有買社保,一次性賠償10.

9、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5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4個月(社保支付)

十一、工傷一級傷殘賠償標準

1、醫療費:以醫院發票金額為準(社保支付80%左右,單位支付20%

2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50/

3、交通費:300-1000元(社保支付)

4、安裝輔助器具:截肢才可以賠償,以假肢公司意見為準,有購買社保的每四年到社保局申請更換,沒購買社保的一次性賠償至70週歲(社保支付)

5、停工留薪工資:本人工資×停工留薪期(勞動局鑑定為準)(單位支付)

6、護理費:住院天數×50-100/天(單位支付)

7、長期護理費:需鑑定需要護理依賴才可以賠償,按當地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10年。(社保支付)

8、傷殘津貼:本人工資×90%(社保按月支付)

如果單位沒有買社保,一次性賠償10.

9、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本人工資×27個月(社保支付)

10、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本人工資×15個月(社保支付)

十二、工傷死亡賠償標準

1、喪葬費: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4640/月)×6=27840

2、一次性工傷補助金:28844×20=576880元(全國統一,工亡發生時間在201511日至20151231日期間的均按此標準計算,288442015年計算標準,每年變更)

3、供養親屬撫卹金:

配偶喪失勞動勞動能力,賠償死者工資40%,一共賠償10年;

子女撫養到18歲,死者工資的30%

父親超過60歲,母親超過55歲需要賠償撫卹金,65歲以下賠償10年,65歲以上的賠償5年。

【備註説明】

1、“本人工資”是指受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是指實際工資,而不是基本工資或最低工資

2、如果單位沒有為勞動者購買社保,以上所有賠償均有單位承擔;

3、如果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社保的工資標準低於實際工資,差額部分由單位補齊。

本人工資”的概念及構成

1工資包含哪些內容,在計算工傷賠償時,要以本人工資為標準,是應得工資還是實發工資?税前還是税後?是否包含加班費、獎金、社保費用?季度獎、年終獎是否屬於工資部分?哪些收入不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

工傷賠償和經濟補償工資計算基數應是“應得工資”而不是“實發工資”。

勞動者每月應得工資與實發工資的主要差別在於各類扣款和費用。應得工資:指未扣社保、住房公積金、個人所得税的所有應發工資總和;實發工資:指實際到手的工資,即已扣税、社保費、公積金等費用。由於用人單位代扣的社會保險費、税費、其它扣款等均為個人勞動所得的組成部分,用人單位只是承擔代扣代繳義務。因此,所扣除的部分實際上是勞動者的工資,該部分款項應當計入工資性收入,在計算工傷賠償和經濟補償金時應當以税前的、未扣社保等費用的“應得工資”作為計算基數。

工傷賠償和經濟補償工資計算基數一般包括:各種形式的工資(計時工資、計件工資、崗位工資、職務工資、技能工資等)、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屬於勞動報酬性的工資收入等;但不包括用人單位按照規定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動保障和安全生產監察行政部門規定的勞動保護費用,按照規定標準支付的獨生子女補貼、計劃生育獎,喪葬費、撫卹金等國家規定的福利費用和屬於非勞動報酬性的收入。

對於用人單位對因勞動者在提供勞動、履行職務過程中所指出的必要費用而作出補貼,該種補貼是否屬於工資的一部分?對此應區分不同的情況對待:(1)如用人單位所支付的補貼屬於實報實銷,根據勞動者實際支出數額來定期支付的,該種補貼屬於用人單位公務支出,不能納入勞動者的工資範圍:(2)如用人單位所支付的補貼屬於定期定額發放,與勞動者是否存在該項支出或該項支出的數額沒有必然聯繫的,該種補貼應視為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工資性的津貼補貼,應納入工資計算的範圍。(摘自佛山中級人民法院《新編勞動爭議審判實務》)。

 4、工傷賠償和經濟補償工資不包括以下兩項:(1)支付週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2)未確定支付週期的勞動報酬,如一次性的獎金,特殊情況下支付的津貼、補貼等。(摘自《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