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名譽權行為方式主要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1.74W

名譽權屬於公民人格權當中的一種,同樣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實踐中經常發生侵犯公民名譽權的情況,那麼大家知道常見的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方式有哪些嗎?本站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侵犯名譽權行為方式主要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的表現形式有:

(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佈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佈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佈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佈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佈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佈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佈、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佈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佈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形式有:

(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佈,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製漫畫,捏造事實並加以散佈,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並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於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本站小編在上文中為大家整理了四種比較常見的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方式,希望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侵犯公民名譽權的,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賠償責任、刑事責任等等。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諮詢我們本站的在線律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