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偽劣產品違反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4.83K

一、假冒偽劣產品違反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假冒偽劣產品違反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銷售數額足夠巨大的,或者説假冒的產品種類符合刑法分則第三章中具體規定的,或者造成了足夠嚴重後果的,就構成犯罪。那就觸犯了刑法。

就算沒有達到刑法的程度,銷售假冒偽劣產品首先屬於欺詐行為,那就觸犯了民法;要考慮到這個假冒偽劣商品有沒有使用到別人專用的專利技術/實用新型設計/註冊商標/著作權。如果在假冒的時候,有侵犯到這些權益的時候,還會觸犯諸如《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法律。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千二百零三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銷售者追償。

二、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罪的處罰標準是什麼?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生產銷售假冒違約商品犯罪主體是誰?

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綜上所述,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侵害羣眾身心健康,屬於違法行為,嚴重的觸犯刑法,這種行為違反的法律法規涉及到多部,比如消費者權益法、專利法等,而犯罪則由刑法來約束。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主體是個人,也能是企業,而工商局處罰是根據行政法律法規,手段是罰款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