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於土地承包權是如何進行規定的

來源:法律科普站 3.2W
法律對於土地承包權是如何進行規定的
法律對於土地承包權是如何進行規定的
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通過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而創設,這是基於法律行為的取得。土地承包分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兩種,以採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為主。土地承包經營權自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林權證、草原使用權證,並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
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採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此外,《民法典》確認了關於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規定,同時進一步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期限不得超過承包期的剩餘期限。未經依法批准,不得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為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國家依法保護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的長期穩定。
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發包的農村土地。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