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必知 - 婚後房產分割一覽表!

來源:法律科普站 8.46K

婚前必知,婚後房產分割一覽表!

婚前必知,婚後房產分割一覽表!

婚前必知,婚後房產分割一覽表! 

婚前買房 出資情況 房本署名 司法實踐處理 一人出資 結婚前取得房屋產權,房屋落在自己名下,並還清個人貸款或是全款買房的 房屋屬個人財產 結婚前已還清全部貸款,但婚後才取得房本的,房屋落在自己名下的 仍認定為夫妻一人財產,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結婚前已支付了房屋首付款,並向銀行貸款,房屋落在自己名下,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的 司法實踐中將該房屋認定為個人財產,而夫妻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以及房屋相對應的財產增值部分由雙方平分;而尚未償還的貸款則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 房屋落在對方名下 通常是出資方不具備購房條件的,才以對方名義購房,按共同共有處理。如果沒有特殊情形,多會視為以結婚為目的的贈與,按登記方個人財產處理。 房屋落在雙方名下 房屋算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考慮出資情況,一律平分。 雙方出資 房屋落在夫妻二人名下 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考慮出資狀況,一律平分。 房屋只是落在一人名下 如果在同居期間,那法院基本會按共同生活期間、 以結婚後共同使用為目的,作為共同共有處理,通常不作為按份共有處理。 如果不是同居期間購房,按共同財產處理還是按借款或贈與處理,不確定,法官會綜合購房背景、出資數額,尤其是公平角度來判定,沒有統一定論。 婚後買房 出資情況 房屋產權證署名 司法實踐 一人以婚前個人財產出資 房屋落在自己名下 如果房屋已經支付了全部房款,房屋算是個人財產的轉化,算是個人財產 如果房屋只是支付了全部首付款,房屋按個人財產處理;只不過房屋尚未償還的部分以及房屋增值價值的部分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屬共同共有 房屋落在雙方名下或是對方名下 房屋算是共同財產,實際算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夫妻雙方共同共有房屋產權。 雙方用共同財產買房 房屋落在雙方名下 典型的夫妻共同財產 只是落在一方名下 仍然算是夫妻共同財產 落户在未成年子女名下 一般視為未成年子女財產,有撫養方暫時管理 父母出資買房 時間 出資人 房屋登記 司法實踐 結婚前 一方父母(全額)出資 出資方子女名下 房屋屬於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 出資方子女名下 由夫妻二人共同還貸,則離婚時一般會將房子判歸登記方所有,由其繼續支付剩餘貸款。對於婚內共同還貸部分(包括本金和利息)及其產生的增值,則由得房子的一方對另一方做出補償。 另一方子女名下 一般情況下也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而非登記方的個人財產,非登記方有權要求分割房屋。父母明確表示贈與登記方或者雙方之間有其他相反約定的除外。 雙方子女名下 應認定為雙方的共同財產。如果雙方約定了共有方式是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並進一步約定了各自份額,則按約定享有產權。如果雙方對共有方式沒有進行約定,則視為等份共有。 雙方父母均出資 房子落在夫妻雙方名下 房子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應當認定父母的出資為對各自子女的贈與,而不能因為產權登記在雙方名下就理解為對雙方的贈與。 房子落在一方名下 房子屬於夫妻公共財產;應當認定為對各自子女的贈與,而不能簡單理解為雙方父母對一方的贈與。如無其他相反約定,應認定為雙方按份共有。 結婚後 一方父母全額出資 房子落在出資方兒女名下 房屋屬於個人財產;民法典司法解釋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房子落在對方名下(或雙方) 房屋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除非有父母出資時的書面約定或聲明,證明此出資是贈與自己子女一方的,一般會認定為對雙方的贈與,離婚時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一方父母部分出資(或付首付款)婚後雙方共同還貸 房子落在出資方子女名下(或雙方子女名下) 房屋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父母出資部分視為對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離婚分割時可以出資父母的子女一方適當多分。 雙方父母出資 房子落在一人名下 這種情形較為常見,而且爭議頗多,司法實踐多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根據《民法典司法解釋(三)》規定,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房子落在雙方名下 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離婚判決時對房產不予處理的情況 情形 司法實踐 離婚時尚未取得房本:

夫妻一方婚前除了部分放寬,婚後共同還貸,或一方用個人財產還貸,但房屋增值,離婚時,尚未取得房產證的房屋。

沒有房本前先住着,有了房本後另行起訴。 房本有第三人名字 法院一般不會將其主動追加為第三人,而是採取如下措施:

(1)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房屋部分的財產分割不予審理,由當事人另案起訴;

(2)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案件中止神力,告訴當事人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後根據析產之訴的判決結果,對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進行分割。

相關解讀 “ 1.夫妻一方婚前購買的房屋,且付清全部房款,婚後在房產證上“加名”,如何認定房產歸屬? 

根據《民法典》第十八條的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民法典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係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婚前一方已經支付全部房款購買的房屋,為一方的婚前財產,不會因為婚姻關係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產權證僅僅是一個物權憑證,決定房產歸屬的關鍵是房產的出資情況,而非房產證的取得時間。即便婚後才取得產權證,該房屋依然屬於一方的婚前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公民對個人的財產權益具有處分權,雙方可以通過約定,將一方擁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變更房屋登記,在房產證上加署配偶的名字,就是一種常見的贈與方式。夫妻雙方應攜帶相關證件,辦理變更手續。如果雙方沒有對房屋的份額做出特別的約定,而只是簡單地加上另一方之名,則應認定房產歸夫妻雙方共同所有,各擁有50%的產權。為了避免將來發生糾紛,法官建議雙方將各自擁有的房產份額在房產證上註明。

“ 2.婚後夫妻一方以個人婚前財產購買的房屋,屬於一方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一方用婚前個人積蓄購買的房屋,僅僅是原有財產價值存在形態發生了變化,窮流溯源,購房的出資來源是該房婚前的個人財產。如果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應當認定房產為一方的個人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如果房產證上登記雙方的名字,應視為出資一方對另一方的贈與,認定該房屋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 3.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如何認定? 

此類問題主要指房改房等帶有福利性質的房產。這類房產的價格遠遠低於當時的市價,且通常與一方的職務、級別、工作年限等因素有關。多數情況下,一方單位會直接將房產證辦理在該方名下,夫妻離婚時極易對該類房產的分割問題產生爭議。

婚後購買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有房屋,可能存在以“共同財產購買”和以“個人財產購買”兩種情況,應當區別情況分別處理:婚後以共同財產購買的該類房屋,屬於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用夫妻共同財產購買,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婚後一方以個人財產購買的此類房屋,是否應當認定該房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實踐中也並無定論,通常對此種情況的房屋歸屬問題極其謹慎。筆者認為,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後用個人財產購買的房屋,房屋權屬證書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

“ 4.夫妻雙方婚後用共同財產貸款購買的房屋,應該如何認定? 

如果雙方沒有對婚後財產進行特別約定,雙方婚後用共同財產購買的房產都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無論房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還是登記雙方名下,也不問房屋是貸款購買抑或全款購買。

但當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時,另一方可能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的規定,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權益遭受損害的一方只能在離婚時請求擅自處分的一方賠償損失。

法官提醒夫妻雙方在購房時應該將雙方姓名同時簽署在購房合同、發票等購房資料上,並將房產證辦理在雙方名下,以避免日後發生夫妻一方擅自處分的情況。

“ 5.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買的房屋,登記於一方名下,婚後夫妻共同還貸,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民法典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司法解釋三”向全社會徵求意見時,公眾對該規定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質疑:“難道每次還貸要保留存根和憑條?”我國實行夫妻財產共有制,除非有特別約定,不論是一方利用個人婚後工資還貸,還是利用雙方婚後工資還貸,均屬婚後利用共同財產還貸,另一方無需舉證證明。

針對離婚時雙方共同分割的部分,一些法官在司法實踐中總結出一個簡便的公式:離婚時雙方共同分割的部分=共同還貸部分/實際總房款×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其中,實際總房款=房款的本金+利息)不難發現,“司法解釋三”所確立的享有房屋產權一方對另一方的補償原則是:還貸越多,補償越多;增值越多,補償越多。當然,如果享有房屋產權的一方有證據證明其還貸資金來源於個人婚前財產,那麼該部分不應認定為“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

“司法解釋三”在措辭上反覆推敲,力求精準嚴謹。本條規定採用的是“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而非“應當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就在於司法解釋三的制定者充分考慮到了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在判決房屋歸登記一方所有明顯不公平的情況下,可以判決房屋為夫妻雙方共同所有。

此外,根據“合同相對性”的原則,合同僅於締約人之間發生效力,對合同外的第三人不發生效力。購房一方在婚前與銀行簽訂貸款合同,離婚後依然由該方償還貸款。銀行與購房方簽訂貸款合同時,考察的是購房一方的資信及其還款能力,繼續由其償還貸款有利於保障銀行的利益。

6.一方父母出資給子女購買的房屋,應如何認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在實踐中,還有一種情況:在離婚時,一方提出買房子的錢是向父母借的,不是父母贈與的。對此,法院一般的做法是:不對該債權債務是否成立進行實質性審查,而是僅僅對涉案的房屋進行分割,告知當事人針對債權債務糾紛另案起訴。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法典》司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房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依照情理,在夫妻雙方感情尚好的情況下,出資父母並不會通過書面合同明確約定房產只歸夫或妻一方所有。此種情況下,夫妻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有違父母的初衷和意願,也侵害了出資父母的利益。

“司法解釋三”兼顧了中國國情與社會常理,將產權登記與房屋歸屬相掛鈎,只要“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就視為對己方子女的贈與,認定該房產為其子女的個人財產,符合公平原則。但如果房屋登記在雙方名下,則視為一方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認定該房屋為夫妻雙方的共有財產。

7.雙方父母出資給子女購買的房屋,應如何認定? 在房價畸高的一線城市,單憑夫或妻一方家庭的力量通常無力購房,雙方父母為子女買房提供資助,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父母的出資在民法典上如何界定?是贈與行為還是借貸行為?這些問題引發了普遍的關注。

房子分割的6種特殊情況 一、小產權房分割 

對於已被有權機關認定為違法建築的小產權房,不予處理;但違法建築已經行政程序合法化的,可以對其所有權歸屬做出處理。

對於雖未經行政準建,但長期存在且未受到行政處罰的房屋,可以對其使用做出處理。在處理使用時,人民法院應向當事人釋明變更相關訴訟請求。在處理相關房屋的使用歸屬時,能分割的進行分割,不能分割的可採用協商、競價、詢價等方式進行給予適當補償。 

在涉小產權房分割案件中,應在判決論理部分中明確使用處理的判決內容不代表對小產權房合法性的認定,不能以此對抗行政處罰、不能作為產權歸屬證明或拆遷依據等。

二、公房承租權的分割 

離婚案件中涉及到公房承租權處理,屬於直管公房的,可在判決中明確承租權以及承租關係的變更。

屬於自管公房的,夫妻只有一方在產權單位工作,一般應把承租權確定在產權單位工作的人名下,另一方獲得補償;但經產權單位同意的,可以確定由另一方承租或共同承租。

三、經濟適用房、兩限房的分割 

限售期內的經濟適用房、兩限房在離婚訴訟中可以酌情進行分割。

經濟適用房、兩限房由一方在婚前申請,以個人財產支付房屋價款,婚後取得房產證的,應認定為一方個人財產;婚後以夫妻雙方名義申請,以夫妻共同財產支付房屋價款,離婚後取得房產證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四、標準價購買公房的分割 

婚姻關係存續期間以夫妻共同財產出資以標準價購買公有住房而獲得的“部分產權”, 該“部分產權”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在綜合考慮房產來源、工齡折算等因素,並徵求原產權單位意見確定產權單位權利比例後,予以公平分割。

五、約定服務條件房產的分割 

夫妻一方在婚後通過與用人單位約定服務條件取得的房產為夫妻共同財產,但離婚時服務條件尚未實現的一般應判歸約定服務條件的一方。

六、優惠購房權性質與折算 

農村拆遷補償中按所涉人口數取得的優惠購房權系基於特定身份獲得的優惠安置利益,但並非優惠取得的物權本身。 

離婚時優惠購房權價值折算可考慮優惠取得的房產性質、能否上市交易、能否取得產權證等因素,在不高於市場價格與優惠價格的差價範圍之內予以確定。

閲讀 909

在看4

寫下你的留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