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認定標準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7.93K

肇事逃逸認定標準是什麼

肇事逃逸認定標準是什麼?

交通肇事逃逸行為是指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律法規發生交通事故後,對於受害人或受損財物未做必要的搶救或處理或未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報警,擅自逃離現場,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責任無法確定和追究的行為。如果行為人對肇事情況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駛,這種情況下,行為人所謂的“逃逸”在行為人的主、客觀上無非是正常行駛行為的繼續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後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後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

2、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只能認定其構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強調的是,筆者所説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 自己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而裝作不知道,逃離事故現場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後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後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

4、行為人的逃逸行為不應僅限於“逃離事故現場”。

關於交通肇事後逃逸的行為及理解問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

“交通肇事後逃逸”是指行為人具有本解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在發生交通事故後,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該解釋關於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如下: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負事故同等責任的;

(三)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無能力賠償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

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如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傷,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處罰:

(一)酒後、吸食毒品後駕駛機動車輛的;

(二)無駕駛資格駕駛機動車輛的;

(三)明是安全裝置不全或者安全機件失靈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四)明知是無牌證或者已報廢的機動車輛而駕駛的;

(五)嚴重超載駕駛的;(六)為逃避法律追究逃離事故現場的。從以上法律規定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交通肇事後逃逸”所指的各種行為。

綜述,小編覺得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都應該悉心愛護。肇事逃逸行為是對生命的大不敬,社會道德和法律都不會允許,因此朋友們開車需謹慎,如果遇見無法避免的災難也請有一顆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及時的救助受傷人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