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合同欺詐如何要損失?

來源:法律科普站 2.06W

對於合同欺詐如何要損失?

對於合同欺詐如何要損失?

欺詐合同導致合同無效或者合同被撤銷,因為除了賠償對方的損失之外,還要支付違約金,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所以,違約金具有懲罰性的特徵,它不以非違約方遭受損失為前提。一般來説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但是如果過高或者過低是可以請求法院給予減少或者增加的。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在訂約時對一方違約後可能造成的損失的一種預先估算,與違約後守約方的實際損失不可能完全相符,故此可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1、合同欺詐行為有三方面的法律責任

侵權民事責任;

違法行政責任;

犯罪刑事責任。

2、有侵權損害事實。

3、欺詐行為具有違法性。

4、欺詐行為是損害事實的原因。

5、合同欺詐的認定

冒充合格主體資格是詐騙行為人的貫用手段;

查明行為人有無實踐履約能力和履約行為;

簽訂合同後,對取得財物的處置情況;

履約合同的態度。

6、合同欺詐行為的侵權民事責任,主要方式有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害

對於返還財產,可以由受害人主張,以有利於受害人為原則,決定是否返還,實現減少受害人“財產的損失和浪費”的目標。

對由於欺詐行為使受害人對預期不利的規避決策失誤致使規避沒有實現,或因欺詐而決策失誤致使預期利益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的,應當賠償損失。

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應適當損償。

按照民事協商原則和調解原則,這種責任制度將使受害人的權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同時體現了法律的威嚴。

綜合上面所説的,合同欺詐就是屬於利用不合法的條款而詐騙他人的錢財,對於此行為受害方是完全可以法律的手段來保障自己的權利,但對於賠償就會結合受害方的實際損失來進行確定,這樣才能確保受害方的權益不受到損失,而對於違法的一方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