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縣化溪公路徵收土地户可買社保嗎?

來源:法律科普站 2.46W

近幾年,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土地徵收越來越頻繁。但由於土地被徵收之後,有大部分原土地使用權人就失去了經濟收入。以新化縣化溪公路徵收土地為例,在該土地徵收過程中,許多羣眾變成失地人員,經濟收入沒有保證。而社保則是對這些人員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那新化縣化溪公路徵收土地户可買社保嗎?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規定。

新化縣化溪公路徵收土地户可買社保嗎?

新化縣化溪公路徵收土地户可購買社保,這是有法律規定的。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相關規定。

1、法律規定 我國《物權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要落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物權法》第42條規定,徵收集體土地應該安排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徵地農民的生活,維護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2、行政法規和中央文件規定。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26條規定,徵收集體土地,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就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儘快提出建立被徵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指導性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徵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規定,將做好被徵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作為徵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將被徵地農民的就業問題納入政府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儘快建立適合被徵地農民特點與需求的社會保障制度,採取有效措施落實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資金,促進被徵地農民實現就業和融入城鎮社會,確保被徵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徵地而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按有關規定納入徵地補償安置費用,不足部分由當地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解決;社會保障費用不落實的不得批准徵地;土地出讓總價款必須首先按規定足額安排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以及補助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所需要資金的不足。

國務院《關於規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規定……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將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納入徵地補償安置費用,切實保障被徵地農民的合法權益。被徵地農民參加有關社會保障所需要的個人繳費,可以從其所得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中直接繳納。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從土地出讓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資金用於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逐步建立被徵地農民生活保障的長效機制。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土資源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切實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各地在制訂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實施辦法中,要明確和落實社會保障資金渠道。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所需資金,原則上有農民個人、農村集體、當地政府共同承擔,具體比例、數額結合當地實際確定。被徵地農户社會保障所需資金從當地政府批准提高的安置補助費和用於被徵地農户的土地補償費中統一安排,兩項費用尚不足以支付的,由當地政府從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中解決;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從土地出讓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資金用於補助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支出,逐步建立被徵地農民生活保障的長效機制。 除以上規定外,我國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也都基本對各地區的社會保障問題做出了明確的規定。

二、社會保障的範圍。

從現行規定來看,被徵地農民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應當符合兩個條件,

第一、因政府徵地而導致失去全部或者大部分土地;

第二、在徵地時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的在冊農業人口。

對此各地方都做出了更為詳盡的規定。所以,在被徵地農民是否能被納入社會保障範圍,首先要看地方的具體規定,但如果地方規定的標準和範圍低於國家標準的除外。

三、社會保障的內容。

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有四項: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

而且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對於這些在土地徵收過程中成為失地農民的羣體,政府應將他們納入社會保障範圍,這些人因為徵收土地而失去收入來源,將他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也是土地徵收補償的一個部分。社會保障包括了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險及最低生活保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