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搞錢、無心婚戀 - 如何正確應對父母催婚?

來源:法律科普站 1.42W

俗話説過了元宵節才算過完年,吃元宵、吃湯圓也意味着圓潤、完美和諧。

沉迷搞錢、無心婚戀,如何正確應對父母催婚?

可對於一些單身的年輕人來講,佳節團圓之餘,卻始終要面對一個難解的問題:催婚。

當催婚成為父母的一種的習慣,回家過年便成為一道難關。

催婚這件事説大也大,説小也小,關鍵看子女是否有一個強大的內心。

有些朋友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在父母無情的逼迫下,很容易被催出心理問題。

前不久就有一個朋友諮詢説,她還沒回家,父母就給她安排了一眾相親對象,被她拒絕後,父母擺出可憐的姿態説,我們都50多了,你不結婚以後可怎麼辦呀,我們死了也不能閉眼。

説着母親差點哭了出來。

這位當事人當時聽父母這麼説,感覺胸口很悶,並伴有一種沉重的負罪感。

而這早已不是她第一次被父母催婚了。

時代發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過去時態,隨着年輕人自我意識的覺醒,對於婚戀的要求也不同以往。

現在的年輕人在尋找伴侶時更注重三觀是否契合,相處是否愉快,未來能否攜手共度餘生。

適合的人自然不那麼容易找到,並且婚姻意味着責任、羈絆、經濟壓力,對於已經習慣單身生活的年輕人來講,走進婚姻並不簡單。

然而父母輩由於認知固化,仍停留在成家立業、傳宗接代等概念上,自然想讓子女也得到他們在婚姻中體會到的安全感,所以他們認為單身狀態可恥,適齡的年輕人就應當積極尋找另一半,而子女不找對象不結婚就是在挑戰他們的執念,所以會讓他們感到丟人。

殊不知,過分盲目的催婚會給子女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反而容易讓子女草率步入一段不幸的婚姻中,最後草草離婚收尾。

法律角度而言,過度催婚也是不合法的。

婚姻自由是法律規定的內容,包括結婚自由與離婚自由,即指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自己的婚姻意願,不受外力的干預和強制。

民法典》第1042條也規定,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

所以父母催婚應當掌握一個合理的限度,一旦超出這個限度,即違背了法律的規定及精神。

此外,《刑法》第257條規定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即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也就是説,父母如果採用極端的手段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當然,即便法律這樣規定,作為子女也不會因為父母催婚就把他們送進監獄,但是我們要知道法律並不倡導催婚這一行為,我們應當認識到這種行為的負面評價。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正確面對父母的催婚呢?教大家幾招:1、用數據説話催婚的目的是為了結婚,然而生活不是童話故事,結婚只是一段婚姻的開始。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婚姻也呈現出一種穩定性缺失的狀態,近些年離婚率始終保持攀升態勢。

當父母又開始催婚時,你就可以拿出這組數據:根據民政部發布的數據,2013年,結婚登記人數共計1346.93萬對,2020年,結婚登記人數連續7年下降,僅814.33萬對,並且創下2003年以來近17年曆史新低。

與此相對應的是離婚率的持續上漲,尤其北上廣深,離婚率高達35%以上。

父母在穩定幸福的婚姻中可能不大關注社會正在發生的變化,對外界的感知沒那麼明顯,這時你再搬出結婚買房、養娃、工作等一系列壓力,足以讓父母的催婚不再那麼理直氣壯。

2、培養邊界感當你允許父母催婚或者採用默認的方式進行逃避的時候,某種意義上是交出了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婚姻自主權。

或許父母屬於比較強勢的類型,從小到大對於子女的問題幾乎一手遮天,在婚戀問題上自然也要干涉,這其實是父母子女之間的一種界限感的喪失。

婚姻是你自己的事情,應當由你自己做主才對。

他人的聲音僅為一種參考,任何人也無法替你去過以後的生活。

因此這裏建議大家應當注意在平時培養與父母的界限感,分清哪些事自己可以做主,逐步減少父母對自己人生的控制。

久之,父母意識到你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個人問題,就不會過分插手你的婚戀問題,而是提供恰到好處的經驗與建議。

3、坦誠相待中國式父母子女間的關係通常是含蓄的,比如你不會整天把“爸爸媽媽我愛你”掛在嘴邊,而父母子女間的很多矛盾即是由於缺乏坦誠的溝通引起的。

父母催婚的出發點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過得好一點,踏實一點,但由於缺乏與子女深度溝通的體驗,在表達上往往趨於極端,讓子女感覺父母頑固不化,根本沒法溝通。

而子女之所以這樣想,同樣沒有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審視問題,並且不願意跟父母透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讓溝通陷入死衚衕。

這種情況該怎麼辦?有時只需要一個契機或者一個微小的改變,比如在你被催婚感到不耐煩時的一個深呼吸,然後以成年人的方式和父母坦誠地談談自己目前面臨的工作壓力、職業願景,自己內心對婚姻的真實想法,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精力處理感情問題等等,將你的人生規劃分享給父母,有可能意外得到他們的體諒與支持。

我是婚姻繼承律師信金國,關注我,教你用法律保護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