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合同分類及定義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1.69W

一、技術合同分類及定義是什麼?

技術合同分類及定義是什麼?

技術合同的類型:

1、技術開發合同——是指d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包括委託開發合同和合作開發合同。技術開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之間就具有產業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實施轉化,可參照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訂立合同。

2、 技術轉讓合同——是指當事人就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及技術引進所訂立的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祕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3、 技術諮詢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就特定技術項目提供可行性論證、技術預測、專題技術調查、分析評價報告等諮詢服務,另一方支付諮詢報酬的合同。

4、 技術服務合同—— 是指當事人一方以技術知識為另一方解決特定技術問題所訂立的合同。不包括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合同和承攬合同。

二、委託簽訂技術合同的注意事項

1、技術開發合同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為避免以後產生無謂的糾紛,當事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技術開發合同的性質。不同的技術開發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同,特別是對於技術開發合同而言,更要明確是委託開發還是合作開發。那種雖然在開發中提供了資金、設備、人力但並未參加實質性研究開發工作的合同應當屬於委託開發合同。不能以合同名稱來判定合同的性質從而導致當事人對合同性質產生誤解。

2、委託技術開發合同中,根據合同法第331條和332條的規定,當事人的主要義務均為法定義務。因此,即使當事人沒有約定,也要履行。但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履行合同,最好由雙方當事人對合同義務加以細化。比如項目名稱、研究開發成果的具體標準、履行期限。計劃、進度、方式、地點、當事人的保密義務、技術成果的歸屬和分享、驗收的標準和方法、研究開發費用的支付方法和方式、開發項目中某些關鍵術語的解釋、爭議的解決方法、違約責任以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法等等。將上述內容明確化有助於雙方當事人明確各自的責任,準確地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

3、當事人應當特別注意開發項目失敗時的判斷標準。最好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在何種情況下開發項目失敗屬於技術風險,認定的標準是什麼。如果是技術風險,則應約定如何分擔損失。

4、在合同成立後,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約定積極履行自己的義務。這是在日後糾紛產生時能使自己處於有利地位的最佳方式。在履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技術開發合同本身的複雜性。當事人在履行過程中因主客觀原因的限制存在一些過錯,只要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沒有對研究開發工作造成消極影響的,當事人就不應無休止地挑剔對方履約缺陷,動輒不加區別地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

5、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開發失敗的風險已經出現苗頭時,當事人應當依據合同法第338條的規定及時通知對方並採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不及時通知另一方並採取補救措施,致使損失擴大,擴大的損失部分由負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

6、在實踐中,大部分委託開發合同投入多,規模大,週期長,難度高。為了避免開發的失敗和失敗後的糾紛。委託人應事先作好選題工作,避免草率簽約。在合同的設計上要與研究開發人友好協商,最好能夠分步實施,加強中間環節的監督檢查,作好階段性成果的評估和後續科研方面的論證。

7、履行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均應注意取得和保留相關的證據,如不可抗力的證明、對方嚴重違約的證明,自己履行及時通知義務的證據等,從而應對有可能出現的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技術合同主要有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以及技術轉讓這四種類型。對於不同類型的技術合同,其各自的定義也不同,同時合同的內容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簽訂技術合同的時候,還應該明確類型之後再進行保密協議的簽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