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損毀文物罪與過失損毀文物罪的區別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6.02K

故意損毀文物罪與過失損毀文物罪的區別是什麼

我國,只要是成年人,具有單獨行使民事責任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要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相應的後果。所以説在日常生活中不論是故意還是過失,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一定危害的話,都是需要承擔責任的。例如説在我國的一些珍貴文物是不允許進行破壞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是,故意損毀文物罪與過失損毀文物罪的區別是什麼?

故意損毀文物罪與過失損毀文物罪的區別是什麼?

1、故意損毀文物罪,是指違反文物保護法規,明知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損毀的行為。

2、區別:

故意損毀文物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的犯罪對象都是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珍貴文物主要是指可移動文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文物藏品定級標準》的規定,凡屬一、二級的文物均屬珍貴文物,部分三級文物也屬珍貴文物。三級文物中需要定為珍貴文物的,應經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確認。珍貴文物主要包括: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比如貨幣、輿服、器具、名畫等。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人民政府按照法定程序確定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不可移動的文物。如宋慶齡故居、清東陵、燕下都遺址等。文物保護單位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其級別分別由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和縣(市)級人民政府核定公佈。損毀文物,是指將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毀壞,包括打碎、塗抹、拆散、燒燬等,使文物不能恢復原狀或者失去文物價值的破壞行為。

3、處理:

故意損毀文物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的區別主要有兩點:

一是主觀狀態不同,故意損毀文物罪屬於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為會損毀文物,希望或者放任這種損毀的結果發生的;過失損毀文物罪屬於過失犯罪,是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損毀文物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損毀結果的行為。如在進行基建工程時,沒有在施工前進行必要的調查與勘探,在施工中造成古文化遺址或古墓葬及珍貴文物的破壞等。

二是構成故意損毀文物罪不要求造成嚴重後果,而構成過失損毀文物罪則要求造成嚴重後果。造成嚴重後果,主要是指被損毀的珍貴文物數量較大,或者損毀非常重要的保護文物,使其無法恢復原狀,給國家文物財產造成無法彌補的嚴重損失的情形。過失損毀文物,只有造成嚴重後果的,才構成犯罪。

對故意損毀文物罪的處罰,刑法規定對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這裏所説的情節嚴重,主要是指損毀特別珍貴的文物或者有特別重要價值的文物,或者多次損毀、損毀多件或者損毀多處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使之無法補救、修復、恢復原狀,給國家文物財產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情形等等。對過失損毀珍貴文物罪的處罰,刑法規定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對損毀名勝古蹟的行為,刑法只規定了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過失損毀名勝古蹟的,不構成犯罪。故意損毀名勝古蹟罪,是指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的行為。名勝古蹟,是指可供人遊覽的著名的風景區以及雖未被人民政府核定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但也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建築、雕塑、石刻等歷史陳跡。對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蹟,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出,行為人存在主觀還是過失,法院在判決的時候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裁決。如果行為人故意損害文物的話,在量刑的時候是比較重的,如果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無法預知而導致文物被損毀的話,會根據情節的嚴重進行處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