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範醫療糾紛

來源:法律科普站 9.35K

1、嚴格遵守醫療衞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

怎樣防範醫療糾紛

(1)增強醫務人員的法制觀念、應熟悉掌握常用的衞生管理法律、法規。

醫務人員自覺加強法律、法規的學習,如《民法》、《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執業醫師法》等相關法律知識,不斷增強侵權損害賠償及自我保護意識,從而不斷提高預防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警覺性和責任感。

⑵加強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準,所以我們要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行醫,養成良好的服務態度,與病人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擺脱“醫家至上,病家求治”的傳統觀念,在診療活動中尊重患者的意願,向患者履行告知義務,使患者及時瞭解有關診斷、治療、預後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對疾病診治的相應權利,減少由於病人對醫療行為不理解而引發的糾紛。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預防醫療糾紛至關重要的一環。

⑶醫務人員應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

規章制度和診療護理操作規範、常規是醫學實踐長期經驗的科學總結;是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評判醫療護理工作是否存在過失的準則。

我們也相繼下發了三級醫師查房制度、首診負責制度、術前術後討論制度、疑難危重和死亡患者討論制度、病歷書寫制度、交接班制度、醫療設備管理制度、處方管理制度、“三查七對”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會診制度、術前與患者或其家屬談話制度等。這些核心制度也是規範我們的行為,保障醫療安全。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和掌握,不要流於形式要與我們的臨牀工作密切結合,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對醫務人員診療技術操作規範的培訓,作為院、科兩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糾,使醫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衞生部出台的臨牀路徑就是對疾病診治的規範標準,採用臨牀路徑後,可以避免傳統路徑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區、不同醫院,不同的治療組或者不同醫師個人間出現不同的治療方案,避免了其隨意性,提高了費用、預後等等的可評估性。

臨牀路徑通過設立並制訂針對某個可預測治療結果病人羣體或某項臨牀症狀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調查、焦點問題探討、獨立觀察、標準化規範等,規範醫療行為,提高醫療執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 

醫療質量事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醫療糾紛的發生與醫療質量的高低成正相關關係。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健全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防範和處理醫療糾紛的預案,狠抓基礎質量,環節質量和終末質量的三級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於未然,很抓“三基、三嚴”的培訓,才能確保醫療糾紛不發生或少發生。

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

病歷是疾病的診治經過及療效的原始記錄,是進行醫學研究的原是資料,也是判斷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是否得當的法定證據。它不僅涉及到醫學技術問題,還涉及日後可能發生的醫療糾紛賠償問題。發生糾紛後,病歷將成為認定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的民事法律責任的一種重要依據。

鑑於病歷在醫療及法律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提高醫務人員應對病歷在醫療糾紛處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認識,加強對醫護人員書寫病歷基本功的訓練,提高病歷書寫質量,確保病歷的客觀、真實、完整。其次,要對病歷質量實行層層負責,嚴格執行三級查房制,各級醫師把關修改,科主任、醫務科、病歷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杜絕有缺陷的病歷歸檔。這些措施將無疑對防範醫療糾紛的發生起到初步把關的作用,也對日後可那能發生的醫療糾紛提供抗辯證據。

應當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聰明,為掩蓋有過失或有缺陷的醫療行為而違背客觀事實塗抹、篡改病歷資料,否則,很可能會要承擔更加嚴重的法律責任。法院僅憑這一點(提供虛假證據——舉證不能)就可判定醫方敗訴。

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強化我們醫務人員及時服務、應答服務、謹慎服務、非特異性服務以及廉潔服務觀念,加強對醫務人員醫德教育和業務素質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一切以患者為中心,改善服務態度,進一步提高醫務人員工作的效率性、嚴密性、科學性、全面性和純潔性,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在這方面請大家牢記“十個一點”:醫療技術再高明一點、服務態度再熱情一點、詢問病情再詳細一點、檢查身體再全面一點、輔助檢查再完整一點、病程記錄再準確一點、告知家屬再具體一點、治療護理再合理一點、發現病情變化再及時一點、搶救再迅速一點。要是真正能夠做到這“十個一點”,就可以顯著提高醫療質量,這對減少醫療事故、降低醫療糾紛風險度是十分有益的。

5、實施知情同意,防範醫療爭議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治療時多提出幾套治療方案,將每一方案的優缺點、副作用講清楚,提出可供選擇及建議選擇的診療手段,讓患者參與制定和選擇;告知其服務的標準、價格和可能的服務期限,以及通過積極的救治措施仍可能發生不能預料或者不能防範的意外;凡是患者死亡的均應告知患者家屬應當屍體解剖,從而實現醫患雙方在認識上的一致,避免大多數醫患矛盾的發生。

6、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當前醫患關係緊張,衝突不斷,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由於部分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差,服務不到位造成的。為此,要加強醫護人員的服務意識,強化醫務人員的服務觀念,改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主要從以下4點要求醫務人員:

①強化及時服務觀念,提高服務工作效率;

②加強“謹慎”服務態度,提高服務工作的科學性;

③強化“應答”服務觀念,提高服務工作的嚴密性;

④尊重和維護患者權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權。

7、重視醫療以外的其他安全問題,減少非醫療因素引發的醫療糾紛。 

醫療以外的安全問題在近幾年醫療糾紛的投訴案中佔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請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現意外;患者在醫院內的摔傷、燙傷、自殺;精神病人在院內傷人、或外逃傷人等,依據國家的法律,醫院雖對患者沒有監護責任,但應負有監管責任,一旦出現問題,很難證明醫院完全沒有過錯。

所以,重視和防止醫療以外的其他因素引發的意外情況的發生,是新時期給醫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各部門應協調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項醫療以外的安全防範措施,嚴格對在院病人的管理,堅持各種“告知、協議”制度,做好入院須知教育,並應取得患者及家屬的支持,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不僅要滿足病人必須的醫療服務,還要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醫療因素引起的糾紛降到最低。

綜上所訴,每個醫療機構、每位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要積極創造良好文化環境,為患者提供優美的就醫環境,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從社會客觀因素上儘量減少糾紛的發生;應該從既往發生的醫療糾紛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改善自己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還應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儘量避免醫療糾紛的產生。以上關於怎樣防範醫療糾紛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