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地補償款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2.88W

一、徵地補償款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徵地補償款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徵地補償款標準的法律依據有《土地管理法》48條規定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係、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佈一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二、徵地補償款的計算方法

國家建設依法徵用集體土地時付給被徵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其計算方法是:

①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為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確定。

②徵用人工魚塘、養殖場、宅基地、果園及其它多年生經濟作物的土地,按鄰近耕地補償標準計算。

③被徵用土地的青苗補償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④被徵用土地上的附着物,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自行制定。參照建築造價折多少,補償多少。

在當代如果要進行相關補償費用發放的時候,也需要明確一下這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怎麼樣的,實際上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是可以反映出這個地方的土地補償的發放,具體費用兩者是成正相關比例的,具體發放的話是由政府方案來規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