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勞動合同中違約怎麼處理?

來源:法律科普站 2.33W

一、企業在勞動合同中違約怎麼處理?

企業在勞動合同中違約怎麼處理?

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之後,如果違約是需要支付違約金的,也稱為違約罰款,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或法律的規定,當合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勞動合同違約金是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違反雙方勞動合同約定時需要向對方支付的金錢。

由於《勞動法》對勞動合同違約金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所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在具體約定違約金時,存在不少的問題。為引起有關方面的注意,現就違約金的有關情況闡述一下個人的觀點。

1、明確約定違約金的案件。勞動合同是雙方真實、自主意識表示,如果雙方在勞動合同中已作出明確、合理的約定,則企業違法或者違約時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執行,支付勞動者違約金。同時,如果賠償實際損失金額超出約定的,勞動者還可以要求增加賠償金額。

但在實際處理中,一些法院可能會認為,經濟補償金性質屬於法定的違約金,既然支持了法定違約金,就沒有必要在判用人單位支付合同違約金了。

2、沒有明確約定違約金的案件。雙方對違約金額沒有約定的,企業應當按照勞動者的實際損失予以賠償。比如,企業違反規定或約定解除勞動關係,勞動者在提起勞動仲裁、訴訟時可以選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並要求企業賠償停工造成的損失及仲裁和訴訟增加的費用(包括仲裁費,訴訟費,交通費,律師費和證人出庭費等);也可以選擇解除勞動合同,要求企業支付經濟補償金和賠償經濟損失,甚至包括合同期未滿的工資損失等等也是可行的,實踐中也有判例。

3、用人單位反訴經濟損失和培訓費的糾紛。在一些企業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引發的爭議中,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損失,可能會反訴勞動者賠償經濟損失和培訓費等。司法機關主要也是根據雙方過錯責任大小劃分責任,進行認定處理的。如果企業辭退不成立,勞動者沒有責任的,那當然不需賠償經濟損失;至於培訓費,如果勞動者不願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沒有違反公平原則的,法院也不會支持企業的主張。但是,如果涉及較大數額的經濟損失或者培訓費且勞動者有部分過錯的話,當事人有必要了解本身是的過錯大小、培訓費數額及服務期等情況,以便準確、完善的提出請求和相應的理由。

二、勞動者在哪些情況下需要承擔違約責任?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約定中,嚴格限定了違約金的約定條件,規定單位只有在“培訓服務期”和“競業限制”這兩種情形下,才能設定違約金。也就是説,除非勞動者在約定的培訓服務期滿前離職,或違反了保密協議、競業限制的約定,否則勞動者無需向單位支付任何違約金。

因此,《勞動合同法》實施之後,如果在不屬於《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需承擔違約責任的兩種情況下,勞動者提出辭職,是無需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的,想炒老闆魷魚的勞動者儘可以“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分血汗錢了”

企業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和勞動者約定違約金,1、是關於服務期的協議。2、關於違反競業限制的約定。所以是否支付違約金,要看你和用人單位之間所約定的違約金是否有效,如果無效則你無須支付違約金,如果有效則你必須支付違約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