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贏討薪官司 - 討薪時要注意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2.69W

現實生活中,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的現象比較普遍,在建築行業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勞動者不甘心辛辛苦苦的勞動白費,但是許多農民工在討薪的過程中弄得身心俱疲。那麼對於討薪的勞動者來説,應該如何打贏討薪官司?勞動者在討薪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對此,本文將一一為您介紹。

如何打贏討薪官司 討薪時要注意什麼

一、如何打贏討薪官司?

招數一:支付令

支付令屬於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督促程序,它僅適用於債權債務比較清楚的案件,請求給付的標的也僅限金錢和有價證券且已到期並數額確定。另外,債權人債務人之間必須沒有其他債務糾紛,支付令可以送達給被告。支付令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便捷、快速。一般來説,在申請人提出申請後,法院會在15日內向被申請人發出支付令,被申請人必須在15日內提出異議或者清償債務。被申請人在15日內既不提出異議也不清償債務的,申請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勞動合同法》第30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這一規定,將支付令制度引入欠薪案件中,賦予了勞動者快捷進入司法救濟程序的途徑。

招數二:撤銷權

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並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根據該條規定,債務人為逃避債務而將自己的財產無償轉讓給他人的,債權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該行為。據此,王某等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李某的贈予行為。值得提醒的是,該撤銷權必須在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招數三:先予執行

先予執行,是指人民法院在終局判決之前,為解決權利人生活或生產經營的急需,依法裁定義務人預先履行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財物等措施的制度。《民事訴訟法》第97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先予執行: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卹金、醫療費用的;

(二)追索勞動報酬的;

(三)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

根據該條第二項的規定,對於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勞動者可以在起訴的同時,向法院申請先予執行,在案件審結前,拿回自己的工資。申請先予執行應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係明確,不先予執行將嚴重影響申請人的生活或者生產經營的;二是被申請人有履行能力。

招數四:訴前保全

不少單位在經營不善時,往往會採取轉移資產、變賣設備、逃匿消失等種種手段來逃避法律責任。這樣一來,即使勞動者勝訴,也會因沒有財產可供執行而無法拿到工資。其實,法律專門規定了訴前財產保全措施,《民事訴訟法》第93條規定:利害關係人因情況緊急,不立即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後,必須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裁定採取財產保全措施的,應當立即開始執行。根據該條規定,勞動者在起訴前可向法院申請對欠薪單位的財產採取查封、扣押或凍結措施,以避免陷入打贏官司卻拿不到錢;的尷尬境地。

二、勞動者討薪時要注意什麼?

1、依法維權切記理性。暴力討薪和玩命討薪是勞動者在討薪過程中採取的兩種極端方式,這兩種討薪方式其實得不償失。在前一種討薪方式中,勞動者很可能會因毀壞欠薪單位財物或拘禁、毆打欠薪人而將自己送進監獄。而後一種討薪方式就更不可取了,因為討薪者從法律上而言,大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主要責任,欠薪者並不構成故意殺人或者故意傷害罪,其至多也就是承擔個民事補償責任,因此,此舉對他們起不到多大的懲罰作用。

2、留心收集維權證據。誰主張誰舉證勞動仲裁程序和訴訟程序的基本舉證規則。勞動者只有提供真實、充分有利於自己的證據,合法權益才能得到維護,否則就容易導致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的敗訴結果。

具體來説,應當留意收集以下三個方面證據:

(1)來源於用人單位的證據,如與之簽訂的勞動合同或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工資單、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通知書、出勤記錄等;

(2)來源於其他主體的證據,如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

(3)來源於有關社會機構的證據,如發生工傷或職業病後的醫療診斷證明、向勞動保障部門寄出的舉報材料及郵局回執等。

希望能幫助您解決您所面臨的問題。用人單位拖欠員工工資,甚至是以各種理由剋扣、拒付勞動者工資都是違法的行為,勞動者在意識到權利受侵害時,要懂得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收集好相關的證據,申請勞動仲裁,討回屬於自己的薪資。在此過程中,如果勞動者遇到了困難,不妨諮詢相關的勞動爭議專家律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