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責任

來源:法律科普站 7.68K

由於現在環境日益污染,所以我們國家對環境污染保護這個方面十分重視。作為生命之源的水,我國法律很早就對水污染防止進行了修訂,使其更好的防止水污染的工作。從法律層面治理水污染是相當重要的措施,那麼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責任的內容是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相關知識吧。

有關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責任

水污染防治法法律責任

一、加大政府責任:地方政府要對水環境承擔實實在在的責任

新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有關加大政府責任的新規定主要是指:

1、政府應當將水環境保護工作納入政府最重要的規劃——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而這個規劃是有項目和資金作保證的。

2、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負責。

3、國家實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將水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負責人考核評價的內容。

這些新規定意味着,今後各級政府,特別是縣級以上地方政府,要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承擔實實在在的責任。今後,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情況以及當地的水環境質量如何,都要納入到對政府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中來。

二、明確違法界限:超標即違法,不得超總量

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九條規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本條規定明確了違法行為的界限,是對1996年修正的《水污染防治法》的重大突破。

鑑於我國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同時也考慮到我國企業達標排放能力日益增強,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抽緊環境政策,明確將企業超標排污作為構成違法行為的界限。不僅如此,排放水污染物,還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違反這些標準也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得到進一步強化

此次修訂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防治水污染應當按流域或者按區域進行統一規劃。第十八條規定,國家對重點水污染物排放實施總量控制制度。同時規定,對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地區,有關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第十九條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予以公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未按照要求完成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市、縣予以公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違反本法規定、嚴重污染水環境的企業予以公佈。

以上3條規定是總量控制制度的核心條款。專家們認為,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是防治水污染物的有力武器,是實行排污許可證的基礎。只有堅定不移地實施排污總量控制制度,才能切實把水污染物的排放量削減下來,把水環境質量提高上去。

四、全面推行排污許可證制度,規範企業排污行為

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在排污許可證制度和規範排污行為方面也有不少創新。

1、對於排污許可證制度,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條規定,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工業廢水和醫療污水以及其他按照規定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方可排放的廢水、污水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

2、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也應當取得排污許可證;

3、禁止企業、事業單位無排污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向水體排放法律規定的廢水、污水。

此外,關於規範排污行為,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户,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規定設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設置排污口的,還應當遵守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禁止私設暗管或者採取其他規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五、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建立水環境信息統一發布制度

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安裝水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與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並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應當對其所排放的工業廢水進行監測,並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第二十五條規定:“國家建立水環境質量監測和水污染物排放監測制度。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負責制定水環境監測規範,統一發布國家水環境狀況信息,會同國務院水行政等部門組織監測網絡。”

經驗證明,水環境監測是嚴格執法的基礎,沒有完善的水環境監測網絡,就不可能貫徹落實好《水污染防治法》。建立水環境監測制度的前提,就是對單位的排污行為進行連續自動在線監測,並要與當地環保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在這個基礎上,完善水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規範水環境監測制度,建立統一的水環境狀況的信息發佈制度。

六、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制度

為確保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在立法宗旨中明確增加了“保障飲用水安全”的規定,並專門增設了“飲用水水源和其他特殊水體保護” 一章,進一步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管理制度。

1、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制度。規定國家建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並將其劃分為一級和二級保護區,必要時可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

2、對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實行嚴格管理。規定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與供水設施和保護水源無關的建設項目;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新建、改建、擴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已建成的,要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3、在准保護區內實行積極的保護措施。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應當根據保護飲用水水源的實際需要,在准保護區內採取工程措施或者建造濕地、水源涵養林等生態保護措施,防止水污染物直接排入飲用水水體。

4、明確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機關和爭議解決機制。對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進行特殊保護,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七、強化城鎮污水防治

修訂後的《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條規定,城鎮污水應當集中處理。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財政預算和其他渠道籌集資金,統籌安排建設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提高本行政區域城鎮污水的收集率和處理率。第四十五條規定,向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水污染物,應當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負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對城鎮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和水量進行監督檢查。

強化城鎮污染防治,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期間,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提出來的。全國人大《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組對全國城鎮污水防治工作進行了認真的檢查,對城鎮水污染的狀況和後果有着直接的感受。有關防治城鎮水污染的規定,必將大大推動城鎮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有明確的規定國家對水污染的管理和水污染的防治。國家也對農村農業水污染進行了治理,為了建立安全的責任制國家有引入長河制。同時也對飲水的保護力度加了強化,對那些違規企業造成水污染的都將會處罰金,如果情節嚴重的,很有可能追究責任人的刑事責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