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 構成要件是什麼?

來源:法律科普站 1.23W

依據不同的分類,抗辯權可以被劃分為不同的種類,不同種類的抗辯權的行使條件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説,抗辯權只能對特定當事人行使,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同時履行抗辯權是諸多抗辯權種類中的一種,你知道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嗎?

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構成要件是什麼?

一、什麼是同時履行抗辯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66條之規定,同時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之權。

同時履行抗辯權乃是指雙務契約中當事人之一方於他方未為對待給付前,可以拒絕提出自己的給付之抗辯權。舉例而言,甲、乙間訂立一個買賣契約,其內容為甲願以100萬元向乙購買A車,此時在甲未提出100萬元的給付以前,乙可以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拒絕將A車交付給甲。此原則之法理,乃基於當事人間的公平,並作為一種壓力工具,確保當事人的債權能夠獲得實現,避免造成無謂的損失。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於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於雙務合同,

同時履行抗辯權而不適用於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於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於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係,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裏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係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係,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

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係。該對價關係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於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係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從概念上來説,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一種債權之務,是對抗對方行使額請求權的一種權利。只存在於雙務合同之中,這也就回答了“同時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行使該抗辯權必須滿足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且雙方必須互負到期債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