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之債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2.57W

不當得利是很多人都沒有聽説過的一個詞,對於不當得利的意思就是説沒有通過合法的途徑,獲得的利益而導致了他人的利益受到了損失,對於不當得利取得的債務,應當返還給受損人即受到損害的一方,那麼在法律上對於不當得利之債的構成要件有哪些呢?本站小編收集了相關資料,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不當得利之債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不當得利就是指沒有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據,使他人受損而自己取得的利益。

《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基於此項法律規定,在得利人與受損人之間便產生了以利益返還為內容的債權關係,即不當得利之債。其中得利人為債務人,負有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受損人為債權人,享有請求得力人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一、不當得利之債的構成要件

(一)一方面取得財產上的利益

取得財產上的利益,是指因一定事實而增加財產總額。

不當得利的成立須以一方取得財產利益為首要條件,若僅致他人損害,而自己並未獲得利益,即使負賠償責任,也不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利益,既包括財產的積極增加。財產的積極增加,是指權利的增強或義務的消失,使財產範圍擴大,如取得所有權、知識產權、所有權上負擔的除去等;財產的消極增加,是指財產本應減少卻因一定事實而未減少所產生的利益,如本應支出的費用而沒有支出,實際上等於增加了財產。

(二)他方受有損失

指因一定的事實,使他人的財產總額減少。

若僅有一方獲利而無他方受損,則不能構成不當得利。

此處的損失,既包括財產的減少,也包括財產的消極減少。財產的積極減少,是指現存財產的減少。財產的消極減少,是指財產本應增加而未能增加。

(三)取得利益與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係

不當得利的成立,以利益和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的條件。即一方受損是他方獲利所致。至於損失與利益的範圍大小是否一致,形態是否相同,在所不問。

在返還利益時,利益小於損失的,以利益為準,利益大於損失的,以損為準。超出損失部分的利益,在扣除有關費用後,收繳國庫。

(四)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沒有法律上的依據,是指獲得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依據。

可見沒有法律的依據,是對於獲得利益而言的,並不要求取得權力或財產也無合法依據。如加工人取得加工物的所有權是合法依據的,但他取得的該項利益卻無法律上的依據,因此,應按不當得利制度返還該項利益。

如果取得利益有法律上的依據,即使相對人受有損失,也不構成不當得利,如贈與。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即包括取得利益時沒有依據,也包括利益取得時有依據,爾後該依據消滅。如果買賣被撤銷,一方從對方獲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對方。

二、不當得利之債有什麼法律後果

(一)在不當得利之債中,不當得利人為債務人,負與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遭受損失的人為債權人,他享有不當得利返還以及損害賠償的請求權。

(二)不當得利之債的客體是返還所受利益的給付,在給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態的不同。

(三)不當得利的內容,是受益人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和受損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權利。

(四)債權人不當得利的返還請求權。債權人有權請求不當得利人返還所得的不當利益。當利益不存在時,有權要求返還價金。

綜上所述,不當得利之債的構成要件分別有4點,所謂的不當得利之債就是説得到利益的人與受損人之間發生了一種債權關係,就是不當得利之債,得到利益的人作為債務人應該償還不當得利得來的債務,而受損人應當得到不當得利人償還的債務。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諮詢本站浙江律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