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的種類 - 合同之債中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1.21W

發行債券時企業單位暫時增加資金的方式之一,根據相關民事法律規範的規定,民事主體的債權受到法律的保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依舊存在侵害他人債券的行為,債的種類 合同之債中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哪些呢?權益受到侵害後,高如何得到救濟呢?

債的種類 合同之債中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一、合同之債中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根據民法典、民法典的規定,以及目前我國的司法實踐,構成違約責任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行為。

一方當事人必須有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行為,這是構成違約責任的客觀條件。違約行為只能在特定的關係中才能產生。違約行為發生的前提是,當事人之間已經存在着合同關係。如果合同關係並不存在(如尚未成立,或已被解除,或被宣告無效),則無約可違,自然不存在違約責任。

2、過錯。

違約一方當事人主觀上有過錯,這是違約責任的主觀要件。當事人違約可能有各種原因,如不可抗力、對方違約等。因這些原因引起違約,當事人不能承擔違約責任。只有因違約當事人的原因造成違約責任。因此,違約當事人要承擔違約責任,主觀上必須要有過錯。而在雙方過錯的情況下,過錯的大小是其承擔違約責任大小的依據。

3、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指當事人違約給對方造成了財產上的損害和其他不利的後果。從權利角度考慮,只要有違約行為,合同債權人的權利就無法實現或不能全部實現,其損失即已發生。理論上來講,在違約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不必考慮對方當事人是否真的受到損害及損害的大小;而在需要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下,則必須考慮當事人所受到的實際損害。

4、因果關係。

違約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存在着因果關係。違約當事人承擔的賠償責任,只限於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對合同對方當事人的其他損失,違約人自然沒有賠償的義務。違約行為造成的損害包括直接損害和間接損害,對這兩種損害違約人應賠償。

二、合同之債特點

第一,它是由雙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引起的。

第二,它由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由於雙方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但利益相互對立,因而合同之債的發生須經雙方協商自由表示其意思達於一致,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當事人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無效,不能發生合同之債。

第三,合同之債中的債權債務相互對應。

第四,合同之債具有任意性,即合同之債的產生、形式、內容等民法典上的規定,多屬於任意性規範,由合同雙方當事人自由約定,而當事人的自由約定可以排除民法典上之任意規範。

首先需要由特定的民事主體實施了侵權行為,且侵權行為與損害之間存在着因果關係,此時,若對方責任主體,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可以請求得到司法救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