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與公司沒簽合同離職後如何賠償?

來源:法律科普站 3.11W

在我們辦理入職時一般都會與公司或者用人單位簽訂一份勞動合同,其中就涉及到相關離職後的賠償問題。但有時職工在入職時沒有簽訂相關勞動合同,但這時我們的權利還是可以通過法律來保障。我們來了解一下職工與公司沒簽合同離職後如何賠償?

職工與公司沒簽合同離職後如何賠償?

沒簽勞動合同,你可以主張從工作的第二個月起至一年內的雙倍工資,一般計算11個月的工資,另外可以主張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1個月工資。

一般而言,沒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算作是無固定期限合同,單位可以通過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來解除合同,那不是問題的關鍵。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具體標準如下:

1、年限計算標準: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不再限定補償年限(12年)。

3、工資計算基數: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裏的工資是指勞動者的應得工資,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佈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其中主要設計到年限的問題,勞動者在本單位每滿一年公司需要支付一個月的工資。其中具體的賠償可以參考《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和四十七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