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徵地拆遷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來源:法律科普站 2.6W

對於社會的發展而言,徵地新建是一個關鍵的過程。然而近些年,農村徵地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農村徵地拆遷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解讀。

農村徵地拆遷容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徵地拆遷是指在工程項目或開發項目中集體土地徵收或徵用以及房屋拆遷等,補償項目基本有四類,一是土地補償,二是被徵地人員安置補償,三是青苗和附着物補償,四是房屋拆遷補償,在現有制度下,該鎮徵地中還是出現徵不到地等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宣傳工作不到位。通過調查,羣眾只知道要徵地拆遷,但大都對徵地拆遷帶來的好處瞭解甚少。比如小城鎮建設可以改進農民生活條件,促進農村城市化,能使村民的經營多樣化;而沿黃公路更是一項惠民工程,俗話説“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村民才更好的走出大山,和外面的世界交流,接軌;最後温泉工程更是橫溝村村民脱貧致富的一個法寶,外來的旅遊投資建設,可以帶動村裏相關產業的一系列發展,旅遊者的吃住拉撒消費都是村民未來的收入。而這一切的好處都被村民現有的徵地補償費所掩蓋,村民短淺的目光都反映出鎮裏和村裏的宣傳不到位,沒有把實實在在的好處給農民講清楚,導致村民只顧極少的補償款,而拒絕徵地拆遷。

(二)法律法規不健全。首先,長期以來,農村房屋拆遷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態,對農民房屋的私有財產權,一直採取忽略或放任態度,在可見的法律法規中,房屋僅被包含在“附着物”之中,嚴重混淆了農民土地的集體所有性質和房屋的私有性質。地方政府在辦理農村房屋拆遷補償事宜時主要參照國有土地上的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辦法進行,有的甚至連參照的資格都沒有,農民公平受償權利在法律上受到了不當的限制,把本該由上位法保護的農民的合法財產權,移位於下位法,由地方性法規、規章及其以下的規範性文件擅自處分農民的私有房屋財產,這種法律的移位,不能不説是我國法律的一大缺憾,也導致拆遷中出現許多暴力。其次,農民土地的集體所有性質,也是許多村民接受不了,許多村民認為,土地是自己私有的或承包的,國家無權徵收或得由自己定價,這些都導致徵地難。

(三)補償方式相對單一。當前,徵地安置的主要途徑是一次性貨幣安置,即一次性發放安置補助費,讓農民數錢就完事。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只要按法定標準計算安置費用,造冊發放到人就可以了。如該鎮就是每畝地補償款最多2.2萬,還有每畝1.9、1.2、1萬等,發錢就不管了。但實際上,貨幣安置雖能解決被徵地農民的暫時生活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徵地工作順利進行,卻難以解決他們的長遠生計。一些農民一旦失去土地,缺少謀生手段,加上農民自身的理財能力和投資能力偏弱,就會坐吃山空,長遠生計沒有着落,終將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這種單一的金錢補償方式,使一些想真的想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有不安全感,所以也會導致土地難以徵用。

(四)補償安置標準不夠完善。由於拆遷時間、區域的不同,特別是隨着城市建設,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需要,地方政府對農民建房先後分批進行了控制,造成了農民建房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相差懸殊,同時造成鄉與鄉、村與村、户與户的農民得到補償價格、安置房面積相差懸殊,貧富差別越來越大。搭建違章建築、拖延拆遷時間等情況比較突出。目前拆遷中普遍存在農民一旦得知要拆遷消息,第一件事就是突擊裝修和突擊搭建,想盡一切方法增加住房面積,還有部分拆遷户甚至採取改變原房屋用途,臨時用作店面、廠房等非住宅,他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在補償安置中得到更多的優惠,當願望不能滿足時,就有人與拆遷人打持久戰拖延時間,討價還價迫使拆遷人做出讓步,這些因素的存在,均使拆遷補償難以平衡。還有村民之間補償標準不統一,導致村民怨聲載道,由此對徵地拆遷產生牴觸,使徵地工作出現問題。

以上就是農村徵地拆遷容易出現的問題,大家瞭解了嗎?在您遇到上訴問題或其他類似問題之時,可以向專業人士進行了解、諮詢。

熱門標籤